本書一本語言類讀物,是根據原版書籍《簡·愛》進行改寫的中英文對照讀物。《簡·愛》講述孤女簡·愛自幼父母雙亡,嬰兒時期由舅父舅母收養。不久,舅父去世,舅母及其子女對她百般虐待,后又被舅母打發到孤兒院。孤兒院環境惡劣,但她頑強地活了下來,并認真刻苦地學習知識。畢業后,簡應聘去羅徹斯特家當家庭教師謀生。主人羅徹斯特性格憂郁、喜怒無常,但經過較長時間的接觸,簡發現羅徹斯特心地善良,為人正直、剛毅,于是漸漸對他產生了感情。當他們在教堂舉行婚禮時,簡意外發現,原來羅徹斯特有一個瘋妻,于是簡悲傷地離去。后來,簡的叔父病故,遺贈給她一筆巨額財產。因不能忘情于羅徹斯特,她重回故地,才知數月前羅徹斯特的瘋妻縱火,羅徹斯特為了救她而被燒瞎雙眼,壓斷一只手。簡立刻回到羅徹斯特身邊,與之締結良緣。
夏洛蒂·勃朗特,英國女作家。她與兩個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在英國文學史上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稱。
夏洛蒂1816年生于英國北部約克郡的豪渥斯的一個鄉村牧師家庭。母親早逝,八歲的夏洛蒂被送進一所專收神職人員孤女的慈善性機構——柯文橋女子寄宿學校。15歲時她進了伍勒小姐辦的學校讀書,幾年后又在這個學校當教師。后來她曾做家庭教師,最終她投身于文學創作的道路。于1847年,夏洛蒂·勃朗特出版長篇小說《簡·愛》,轟動文壇。1848年秋到1849年她的弟弟和兩個妹妹相繼去世。在死亡的陰影和困惑下,她堅持完成了《謝利》一書,寄托了她對妹妹艾米莉的哀思,并描寫了英國早期自發的工人運動。她另有作品《維萊特》(1853)和《教師》(1857),這兩部作品均根據其本人生活經歷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