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中國》叢書是由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教授曾振宇主持的集體項目,將有約一百位學者參與。這一百部圖書是由在中國文化史上一百個重要的基本概念組成,它以“國家”“民族”與“文化”作為主軸與核心,構成了詮釋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完整體系。詞匯最初產生的目的,是用符號來記錄人們感知到的客觀事物及其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隨著人類對事物及其之間相互關系認知的不斷深化改變,大量新的語言符號、文字新的含義出現。其中一些新的意義逐漸演化成為一個民族或文化圈的文化標識,或一種思想體系的觀念支柱!懊,就是一個這樣具有突出研究價值的文化觀念。在任何一種人類文化中,“命”都是最早產生的觀念之一,中國文化自然也不例外。本書以時間為線索,從遠古時期“命”作為文字的出現和發展開始,通過對中國歷史上最為重要的一批哲學家“命”觀念的梳理,來描繪和剖析“命”這個觀念從產生到形成,并一步步發展為現在我們所熟知的文化觀念的具體軌跡。
姜秉熙,1986年2月生,南京林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于2004年9月至2008年6月就讀于南京林業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獲文學學士學位;2009年5月至2010年9月就讀于新南威爾士大學教育學專業,獲教育學碩士學位;2011年9月至2015年6月就讀于山東大學中國哲學專業,獲哲學博士學位。于2013年5月,在河北學刊發表論文“《列子》‘道’論辨析”,于2014年4月,在河北師范大學學報發表論文“《列子》‘化’論辨析”,于2015年1月,在河北學刊發表論文“以‘天’為中心試析《列子》在先秦思想史上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