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梳理了公共經濟學的發展脈絡,基于市場與政府關系的討論,系統地闡述了公共選擇、公共服務、公共規制、公共企業、公共支出、公共收入和公共預算等公共經濟學的主要領域,從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取向和研究視野等方面討論了公共經濟學的進展與趨勢,從而建構了公共經濟學的基本知識體系。
本書既可以作為公共管理和政治學各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特別是MPA學生的教材,也可以作為公務員培訓的教學參考書。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作為資源配置的兩種制度安排,政府與市場關系的相關問題一直是公共經濟理論關注的焦點問題。本書梳理了公共經濟學的發展脈絡,基于市場與政府關系的討論,系統地闡述了公共經濟學的主題領域:公共選擇、公共服務、公共規制、公共企業、公共支出、公共收入和公共預算,從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取向和研究視野等方面討論了公共經濟學的進展與趨勢,從而建構了公共經濟學的基本知識體系。
公共經濟學既是經濟學的分支學科,也是構成公共管理學科最重要的基礎知識之一。1998年國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批準設立公共管理一級學科以來,國內公共管理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公共經濟學(或稱公共部門經濟學)領域已出版和翻譯出版了大量的著作。本書在寫作過程中,在重視借鑒國外理論的同時,植根于本國的實踐,力求能夠反映公共經濟理論研究的進展。
全書的內容框架確定和統稿工作由主編黃新華完成,各章完成人員如下:黃新華、林敏(第一章),黃新華、李富貴(第二章),黃君潔(第三章),李德國(第四章),嚴金海(第五章),黃新華、刀文莉(第六章),朱芳芳(第七章),漆亮亮(第八章),黃新華、趙瑤(第九章),黃新華(第十章)。
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作者參閱了國內外已出版的大量相關文獻,這些文獻為本書的撰寫提供了知識基礎,在此,對這些文獻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作為“福建省高等學校學科帶頭人培養計劃資助”(SupportedbytheTrainingProgramofFujianExcellentTalentsinUniversity,FETU)項目的成果,本書的出版得到“廈門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繁榮計劃”的支持。本書的寫作凝聚了各位作者的努力,也感謝清華大學出版社對本書的出版給予的巨大支持。
第一章導言--公共經濟學引論
第一節公共經濟學的發展演化
一、早期公共經濟思想
二、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公共經濟理論
三、從公共財政學到公共經濟學
四、公共經濟學對公共財政學的拓展
第二節公共經濟學的學科性質
一、公共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
二、公共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
三、公共經濟學與福利經濟學
四、公共經濟學與政治學
五、公共經濟學與管理學
六、公共經濟學與公共行政學
第三節公共經濟學的理論基礎
一、福利經濟學
二、邊際分析理論
三、社會契約論
四、公共選擇理論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閱讀材料
第二章市場與政府
第一節市場功能和市場失靈
第二節市場失靈的原因及表現
第三節政府的經濟職能
一、穩定職能
二、生產職能
三、管理職能
四、收入再分配和社會保障
第四節政府失敗
一、動機、目標與職能定位
二、政府機構內在效應
三、信息不完全與有限理性
四、政府干預派生的外部性
五、尋租問題
第五節市場或政府的權衡
一、古典政治經濟學
二、馬克思主義和新古典經濟學
三、凱恩斯主義與新自由主義
四、世界銀行關于政府與市場關系的討論
五、經濟體制選擇的路徑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閱讀材料
第三章公共選擇
第一節公共選擇的主體
一、市場決策和非市場決策
二、公共選擇的主體
第二節公共選擇的規則
一、一致同意規則(UnanimityRules)
二、多數票規則(MajorityVotingRules)
三、加權投票規則(theWeightedVotingRules)
四、否決投票規則(VetoVotingRules)
五、需求顯示法(DemandDisplayMethod)
六、打分投票制
第三節公共選擇的影響因素
一、影響投票率的因素
二、利益集團對公共選擇的影響
三、新聞媒體對公共選擇的影響
四、尋租對公共選擇的影響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閱讀材料
第四章公共服務
第一節從公共物品到公共服務:概念嬗變
一、公共物品的內涵
二、公共服務的內涵
三、公共服務的相關觀點
第二節公共服務供給的理論變遷
一、公共服務的"公共選擇"
二、公共服務的"市場選擇"
三、公共服務的"社會選擇"
第三節公共服務的供給機制:選擇與創新
一、公共服務供給機制的選擇
二、公共服務供給機制的創新
第四節我國公共服務的發展變遷
一、政府統籌階段
二、"市場化"改革階段
三、重歸公益階段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閱讀材料
第五章公共規制
第一節公共規制的緣由
一、對壟斷權力的控制
二、對外部性的規制
三、信息規制
四、對不合理消費偏好的糾正
第二節公共規制的目標
一、公共利益理論
二、部門利益理論
第三節公共規制的內容
一、經濟性規制
二、社會性規制
第四節公共規制的成本與收益
一、公共規制的成本構成
二、公共規制的收益構成
三、公共規制的外部性
四、公共規制收益與成本的量化評估
第五節放松規制與激勵規制
一、放松規制理論
二、激勵規制理論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閱讀材料
第六章公共企業
第一節公共企業的特征
一、產品的公共性與行業的壟斷性
二、法人的企業性與經營的盈利性
三、政府的規制性與公眾的參與性
第二節公共企業的治理
一、指導和促進企業發展戰略制定
二、完善公共企業董事會的組成及運行辦法
三、增設專門委員會
四、重視對國家代表的選派與能力培養
五、強化國家對公共企業的有效監督
六、完善公共企業的治理結構
七、建立公共企業績效評估機制
第三節公共企業的改革
一、公共企業的效率
二、公共企業改革的動因
三、公共企業改革的路徑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閱讀材料
第七章公共支出
第一節公共支出原則與分類
一、公共支出原則
二、公共支出分類
三、我國政府支出分類改革
第二節公共支出增長
一、公共支出增長理論
二、公共支出增長理論評述
三、公共支出增長的影響因素
第三節我國公共支出分析
一、公共支出規模的分析
二、公共支出結構的分析
第四節公共支出增長的控制
一、明確政府職能范圍
二、合理界定公共支出范圍
三、公共支出總量控制
四、公共支出結構控制
五、公共支出過程控制
六、總收入及其結構控制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閱讀材料
第八章公共收入
第一節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與負擔原則
一、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
二、公共收入的負擔原則
第二節稅收收入
一、稅制要素與稅制結構
二、稅收的基本原則
三、稅收負擔的轉嫁與歸宿
四、稅收的經濟效應
第三節非稅收入
一、非稅收入的類別和規模
二、非稅收入的形式
三、非稅收入的經濟效應分析
第四節公債收入
一、公債的類別
二、公債籌資規則與公債規模
三、公債發行和償還
四、公債負擔的歸宿
五、公債的經濟效應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閱讀材料
第九章公共預算
第一節走進現代公共預算
一、公共預算的特征
二、公共預算的分類
三、公共預算的發展
第二節公共預算過程概述
一、公共預算的基本要素和周期
二、公共預算的編制和審批
三、公共預算的執行
四、公共預算的決算
第三節公共預算管理體制
一、我國預算管理體制的沿革
二、我國的分稅制預算管理體制
第四節我國的公共預算改革
一、公共預算改革的歷程
二、公共預算改革的成效與不足
三、公共預算改革的方向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閱讀材料
第十章結語--公共經濟學趨勢
第一節公共經濟學走向成熟化
一、政府與市場關系的檢視
二、公共物品的政治經濟學
三、外部效應內部化
四、"更好的規制"理論
五、公共預算政治學
第二節公共經濟學走向精深化
一、實驗經濟學的引入加速了公共經濟學研究方法的創新
二、計量經濟學的引入為公共經濟學提供了先進的技術手段
三、博弈論和信息經濟學的引入為公共經濟學提供了優良的分析工具
四、行為經濟學的引入為公共經濟學研究提供了新思維
五、多中心制度分析成為公共經濟學重要的分析工具
第三節公共經濟學走向應用化
第四節政府經濟學走向新高度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閱讀材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