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讀人群 :學前教育政策研究機構,高校教師,研究生,幼兒園管理者 如果您想了解中國幼兒園教師學習與發展水平、生存狀況、精神狀況、公平感狀況、文化狀況、賦權增能發展現狀、關愛品質狀況、家國情懷發展狀況、閑暇生活狀況,這本書您絕對不容錯過,內含幼兒園教師最關切的核心維度。
如果您是幼兒園教師或學前教育政策制定部門,這本書您絕對不容錯過,每章結束之后都提出針對性富有操作的政策建議。
如果您是學前教育的研究者,這套書您絕對不容錯過,內含大量的實證研究,嚴謹科學的研究方法供您借鑒。
序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教育事業得以發展的重要保障,教育質量提升的關鍵在于教師隊伍。推動并開展教師隊伍的質量監測是完善與促進教師隊伍建設的關鍵,是促進教育質量整體提升的重中之重。本書基于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研究項目“中國幼兒園教師質量監測和隊伍建設研究”的成果,結合當前我國幼兒園教師質量監測與隊伍建設的實際狀況及自身發展的特性,從國家當前關于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的相關政策文本出發,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核心監測板塊進行有針對性的聚焦型監測,形成各具特色的研究報告,并就新時期我國幼兒園教師發展提供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建議及思考方向。
本書由兩大部分組成:第一部分聚焦于幼兒園教師隊伍的質量監測,由幼兒園教師學習與發展水平、幼兒園教師生存狀況、幼兒園教師精神狀況、幼兒園教師公平感狀況、幼兒園教師文化狀況、幼兒園教師賦權增能狀況、幼兒園教師關愛品質發展狀況、幼兒園教師家國情懷發展狀況、幼兒園教師閑暇生活狀況等9項監測報告組成;第二部分為幼兒園教師隊伍的政策建議,由邁向均衡發展的新時期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基于ALC(agape, liberty, culture)核心素養的幼兒園教師職前教育課程改革及追求卓越的幼兒園教師職后教育課程體系建設三方面內容組成,就如何邁向均衡發展的幼兒園教師隊伍提出了各具特色的發展之路,就當今我國幼兒園教師的區域失衡、理用失衡與藝文失衡提出了破解之法,具有鮮明的指向性和前瞻性;基于ALC核心素養的幼兒園教師職前教育課程改革基于文化存在論教育學的立場,特色突出,具有一定的思辨價值,能為后續研究的持續跟進提供新的思考路徑;就追求卓越的幼兒園教師職后教育課程體系建設提出了思考和解決之道。
具體而言,本書具有以下特點:
(1)質量監測:強力聚焦,特色突出。本書第一大板塊的每項監測內容的選擇都經過嚴格地科學論證與分析,著眼于我國幼兒園教師隊伍發展的特殊性、文化歷史性、人文關懷性等確定監測的具體項目,既體現了我國幼兒園教師隊伍發展的特色,又彰顯了我國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的時代發展特征,揭示了我國幼兒園教師在具體監測項目上的發展現狀,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當前我國幼兒園教師的綜合素質水平與未來發展方向。每項監測內容方法得當,研究目的明確,研究過程科學完整,研究結論具有現實指導意義,研究討論具備理論深度,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效益,實現了跨學科的方法,跨領域的思辨路徑,跨文化的宏觀視野以及立足本土文化的開陳出新。每一項監測內容都能為后續研究者提供良好的研究范本和可操作性的方法路徑,具有一定的示范引領作用。
(2)政策建議:夯實落地,引領先鋒。本書第二大板塊為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的政策建議,就邁向均衡發展的新時期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有針對性的發展之路,就實踐中存在的失衡問題提出了破解之法,力求做到研究從實踐中來,又服務于實踐。從文化存在論視角出發,分別就基于ALC核心素養的師范生課程改革以及建設追求卓越的幼兒園教師教育課程體系展開思考和論證。課程改革與建設是師范生教育的核心與關鍵,是影響師范生培養質量的重要評價內容。文化存在論教育學更多關注文化與歷史在師范生成長中的重要地位與價值,將文化置放于師范生發展的廣闊背景之中來探索與思考。從文化存在論教育學出發,有助于我們真正認識到師范生的成長不僅是學術的、知識的,更應是一種精神成長。從精神取向出發架構幼兒園教師教育課程,這無疑是幼兒園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的前進方向,是幼兒園教師教育課程的根基所在,是幼兒園教師內在精神成長的重要抓手,能有效促進卓越教師的生成。同時,立足于當前我國學前教育發展的公益、普惠的時代背景,著力于提升學前教育的質量與公平,堅持公平公正的發展方向,為盡快推進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的均衡發展提出了有效的措施建議,彰顯了科學研究的前瞻性、長遠性和時效性。
本書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本書第一部分:第一章由姜勇、王藝芳、段青如、劉靜撰寫;第二章由張艷蕾、姜勇撰寫;第三章由張云亮、姜勇撰寫;第四章由涂陽慧、姜勇、段青如撰寫;第五章由汪寒鷺、姜勇、陳妍撰寫;第六章由胡珊珊撰寫;第七章由鄭楚楚、姜勇撰寫;第八章由柳佳煒、姜勇撰寫;第九章由劉靜、姜勇撰寫。本書第二部分由姜勇主要撰寫。全書由姜勇、柳佳煒統稿,時莉及各有關作者進行了細致的修訂,整個團隊為書稿貢獻了許多寶貴的智慧。
序本書是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中國幼兒園教師質量監測和隊伍建設研究”的研究成果,也是2018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我國普惠性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路徑與機制研究(批準號:18ZDA336)的前期研究成果。本書的完善離不開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上海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以及所有參與我們研究工作的一線幼兒園教師、幼兒園行政人員、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研究者以及其他一切有關人員的支持與幫助,是你們的辛勤付出促成了書稿工作的順利開展,是你們為研究提供方向與素材,從而使得本書內容更加充實與生動。最后,特別感謝上海教育出版社的袁彬老師、時莉老師及其團隊,他們專業嚴謹的工作態度,使得本書日臻完善,并能順利出版。
姜勇 柳佳煒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
2020年1月7日
姜勇,教育學博士,華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先后主持多項guojiaji和省級科研項目,已出版多部學術著作,發表數篇學術論文。曾獲華東師范大學首屆教學貢獻獎表彰,連續5 年被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評為最喜愛的教師。
柳佳煒,華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曾獲得華東師范大學研究生國家獎學金,上海市優秀畢業生,華東師范大學優秀學生。碩士期間共發表5篇核心期刊,曾前往馬來西亞和挪威進行交流訪問。
目 錄
第一部分幼兒園教師質量監測報告
第一章“四有”好老師背景下幼兒園教師學習與發展水平監測
——基于概化理論的G研究模型和D研究模型/
第二章非在編幼兒園教師生存狀況的監測研究/
第三章國家級貧困縣農村幼兒園教師精神狀況考察/
第四章幼兒園教師公平感狀況的監測研究
——基于經濟層面、政治層面和倫理層面的公平理論/
第五章上海市幼兒園教師文化狀況的監測研究/
第六章幼兒園教師閑暇生活狀況的監測研究/
第七章幼兒園教師賦權增能發展現狀與影響因素/
第八章幼兒園教師關愛品質的發展現狀與影響因素/
第九章幼兒園教師“愛祖國”教育能力的監測研究/
第二部分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的政策建議
第十章邁向均衡發展的新時期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
第十一章基于ALC核心素養的幼兒園教師職前教育課程改革/
第十二章追求卓越的幼兒園教師職后教育課程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