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公元161年-公元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稱他為先主。劉備作為三國時期的蜀國皇帝,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足跡。他一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戰爭環境下度過的,可謂鞍馬勞頓,倥傯數十載,終于成就大業。作者通過認真地梳理和研究歷史資料,本著還歷史人物本來面目的意愿,真實再現了劉備“折而不撓”終得一方天下及其兩面性的一生,展示出一個不同于《三國演義》和一般社會觀念中的劉備形象,并對諸葛亮治蜀的功過是非作了一些非傳統的評議。本次修訂再版。
前言
第一章 家世及其青少年時代
第二章 始為封疆大史
第三章 周旋于曹操袁紹之間
第四章 試圖在荊州發展
第五章 實現跨有荊益的既定目標
第六章 自領益州牧
第七章 漢中王
第八章 蜀漢皇帝
第九章 病死白帝城
第十章 折而不撓的一代人物
第十一章 后繼乏人
第十二章 《三國演義》是怎樣塑劉備形象的
后記
重印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