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一體化和計算機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極大地促進了物流業的發展,使物流業迅速成為在全球具有巨大潛力和發展空間的新興服務產業,并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發展環境、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之一。物流工程是以物流系統為研究對象,研究物流系統的資源配置、物流運作過程的控制、經營和管理的應用學科。
《物流工程》從學科建設和實用技術相結合的角度討論了物流系統及其功能、物流設施、物流信息技術、物流工程技術與方法、物聯網在物流領域應用、物流安全與監控、現代物流模式與發展等問題。
《物流工程》可作為高等院校工業工程、物流工程等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相關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及政府管理部門的培訓教材或參考讀物。
第1章 緒論
1.1 物流概述
1.1.1 物流的概念
1.1.2 物流的分類
1.1.3 物流的效用
1.1.4 物流學說
1.2 系統的概念
1.2.1 系統的定義
1.2.2 系統的特性
1.2.3 系統的分類
1.3 物流工程概述
1.3.1 物流工程的產生和發展過程
1.3.2 物流工程的概念和特點
1.3.3 物流工程的研究意義
1.3.4 物流工程的目標
1.4 物流工程的研究內容及常用技術
1.4.1 物流工程的研究內容
1.4.2 物流工程的常用技術
1.5 物流工程的發展趨勢
思考題
第2章 物流系統及其功能
2.1 物流系統概述
2.1.1 物流系統的定義及特征
2.1.2 物流系統的要素
2.1.3 物流系統的模式
2.1.4 物流系統的目標
2.1.5 物流系統的基本框架
2.2 倉儲
2.2.1 倉儲概述
2.2.2 倉儲相關概念的區分
2.2.3 倉儲作業流程
2.2.4 倉儲合理化
2.3 運輸
2.3.1 運輸概述
2.3.2 運輸方式
2.3.3 運輸合理化
2.4 裝卸搬運
2.4.1 裝卸搬運概述
2.4.2 裝卸搬運的分類
2.4.3 裝卸搬運合理化
2.5 包裝
2.5.1 包裝概述
2.5.2 包裝的分類
2.5.3 各種包裝材料的特點
2.5.4 包裝合理化
2.6 流通加工
2.6.1 流通加工概述
2.6.2 流通加工合理化
2.7 配送
2.7.1 配送概述
2.7.2 配送的類型
2.7.3 配送中心
2.7.4 配送合理化
2.8 物流信息處理
2.8.1 物流信息處理概述
2.8.2 物流管理信息系統
思考題
第3章 物流設施設備
3.1 概述
3.1.1 物流設施設備的概念
3.1.2 物流設施設備的地位和作用
3.1.3 物流設施設備的分類
3.1.4 物流設施設備的發展趨勢
……
第4章 物流信息技術
第5章 物流工程技術與方法
第6章 物聯網在物流領域應用分析
第7章 物流安全與監控
第8章 現代物流模式與發展
參考文獻
《物流工程》:
3.倉儲合理化措施
實現倉儲合理化的好處在于:提高資金周轉速度、提高資本效益、減小貨物損失、增加倉庫吞吐能力、降低倉儲成本等。具體途徑有如下幾種。
(1)利用ABC分析法進行分類管理。ABC分析法,是根據事物在技術、經濟方面的主要特征,進行分類排列,從而實現區別對待管理的一種方法。ABC分類法是帕累托80/20法則衍生出來的一種法則。按照價值進行分類,可以將倉儲貨物分為三類:把占總數量20%左右,價值達80%左右的高價值貨物定為A類;把占總數量50%左右,價值僅占5%左右的低價值貨物定為C類;兩者之間的則為B類。在倉儲管理中應區別對待各類貨物:A類在不發生缺貨的情況下盡可能減少庫存,實行小批量訂貨,每月盤點;C類則可制訂安全庫存水平,進行一般管理,訂貨批量大,年終盤點;對B類貨物的管理介于兩者之間。
ABC分類具有多種分類方法,不僅可以按照價值進行分類,還能按照貨物流動速度、缺貨后果嚴重性,或者綜合多種因素進行分類。它是實施倉儲合理化的基礎分析,可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解決各類結構、存儲量、重點管理、技術措施等合理化問題。
(2)適度集中儲存。適度集中儲存就是利用規模優勢,以適度集中存儲代替分散的小規模儲存來實現合理化。儲存過于分散,難以相互調劑,庫存量無法降低;過分集中儲存又使得存儲點與用戶之間的運輸距離拉長,運費支出增大,在途時間延長,又迫使周轉儲備量增加。適度集中儲存是實現“零庫存”的前提條件之一,有利于自動化倉儲管理。
(3)提高儲存密度和倉庫利用率。提高儲存密度和倉庫利用率的主要目的是減少儲存設施的投資,提高單位存儲面積的利用率,包括三類方法:一是采取堆垛的方法,例如采用高層貨架倉庫、集裝箱等;二是縮小庫內通道寬度,例如采用窄巷道式通道配以軌道式裝卸車輛,采用側叉車、三向叉車以減少叉車轉彎所需的寬度等;三是減少庫內通道數量,例如采用密集型貨架、可進車的可卸式貨架、貫通式貨架、橋式吊車裝卸技術等。
(4)建立有效的儲存定位系統。利用儲存定位系統可以大大節約尋找、存放、取出貨物的時間和勞動力,從而提高盤點精確度和倉儲管理效率。目前比較有效的管理方式有“四號定位”方式和電子計算機定位系統。“四號定位”方式是通過序號、架號、層號、位號這四位數字來確定存取位置的固定貨位方法。每個貨位都有一組號,在物資入庫時對其進行編號并記錄在賬卡上,提貨時按四位數字指示將貨物揀選出來。電子計算機定位系統,主要利用計算機儲存容量大、檢索快的優勢,貨物入庫時將貨位輸入計算機,出庫時向計算機發出指令,按計算機指示人工或自動尋址進行揀選取貨。
(5)采取有效的監控方式。倉儲合理化不僅包括物資儲存合理化,還要求倉儲設施設備、人員、庫存控制、倉儲管理的合理化。因此,對儲存物資的質量和數量、倉儲環境安全標準、倉儲設施設備運行狀況、倉儲人員調度、庫存安全等多方面的監測是科學倉儲管理的重要方面。物聯網技術,尤其是射頻識別技術、全球定位系統、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傳感器技術、信息處理和融合技術等,開始逐步應用在物流各個環節,為改善監控方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在不遠的將來,倉儲物資質量的惡化、倉儲環境驟變、倉儲設施設備損壞、倉儲人員不到位、庫存過高或過低等問題都能夠通過實時監控系統,被及時發現和解決。
(6)運用現代儲存養護技術。儲存養護技術主要包括氣幕隔潮、氣調儲存、塑料薄膜封閉、組合化儲運方式等。氣幕隔潮,主要通過在庫門上安裝鼓風裝置來組織庫內外空氣的交換;氣調儲存主要通過調節和改變環境空氣成分來抑制倉儲物資的質量變化,從而達到保證質量的目的;塑料薄膜封閉,主要通過用塑料薄膜封垛、封袋、封箱來阻隔空氣交換,以防貨物變質和塌垛、散垛現象發生;組合化儲運方式主要通過采用集裝箱、集裝袋、托盤等方式實現,能省去多項倉儲作業環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