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中葉,今日南京東路是一條外僑散步遛馬的鄉間小路。這條小路如何發展為繁華的上海“第五大道”?南京路上有哪些中外建筑師留下令人難忘的經典作品?從2017年起,喬爭月從外灘出發,穿越塵土飛揚、城市更新中的南京東路和人民廣場,深度調研沿線的歷史建筑。
在《閱讀南京路》一書中,她分享了近代英文報紙上關于南京路的*新研究,通過30個真實生動的建筑歷史故事,講述南京路的歷史溯源與百年變遷。這是一本記錄南京路珍貴歷史和*新面貌又適宜公眾閱讀的書籍。本書由建筑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路步行街總設計師鄭時齡先生作序,由知名建筑師張雪飛團隊擔綱攝影。
喬爭月
上海報業集團上海日報城市和建筑歷史專欄作家、主任記者、上海市建筑學會歷史建筑保護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國際傳播碩士專業特聘校外導師、《建成遺產(英文)》編委、第二十五屆和第二十八屆上海新聞獎獲得者。
著有《外灘·上海夢》、《上海外灘建筑地圖》、《上海武康路建筑地圖》、《上海鄔達克建筑地圖》(英文作者),譯有《鄔達克》《綠房子》等專著,其中《上海外灘建筑地圖》榮獲第十四屆上海市銀鴿獎和2018上?破談撔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