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幽默文集。作者將日常生活中*普遍、*平常的話題,如吃喝、天氣、服裝、虛榮、戀愛等等做成文章,讀來頗耐人尋味。我國三十年代著名散文作家梁遇春曾這樣評價此書:集里所說的都是拉閑扯散、瞎三道四的廢話,可是自帶有幽默的深味,好似對于人生有比一般人更微妙的認識同玩味。
這是與原著的幽默意味和品位都相吻合的譯本,是能忠實體現作者原意的讀本:逗人開心之余還能發人深思,達到幽默文本想要的效果。十幾幅漫畫家的漫畫與文字相得益彰、珠聯璧合。
后 記
這是一本值得一讀的散文集。它的內容涉及生活中最普遍、最平常、最一般的話題,比如戀愛、缺錢、虛榮、服裝、吃喝、天氣、貓狗等等。作者立論往往有獨到之處,闡述也很精彩,所以文章題目雖然各異,但每篇讀來都發人深思,耐人尋味。而貫穿全書的一個顯著特點則是筆調的幽默。從書名、副標題、獻辭、序等等一開始,我們就立刻被帶進了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之中。接著讀正文,便越發感到妙趣橫生,令人忍俊不禁。可是作者并不是一味調侃,惹人發笑;除開幽默詼諧外,文章里還穿插了不少感人的抒情描寫,比如對窮苦小孩前途的哀嘆,對少年時等待情人到來的回憶等等。這樣,幽默詼諧和抒情成分相結合,更使文章增添了動人的力量。作者雖然戲稱他這本書是供假日消遣的閑書,但就人情世態的分析而言,它卻能給我們不少啟迪和教益。
杰羅姆·克·杰羅姆
(Jerome K.Jerome) 1859年出生于倫敦,他是商店老板的兒子,曾就讀于馬里利博恩文法學校,當過職員、教師、演員,最后才選擇寫作作為自己的事業。由于長期為著名的幽默雜志《笨拙》
(Punch)撰稿,所以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幽默風格。1885年出版《舞臺上下》 (On
the Stage and Off) ,后來隨著兩本著作的相繼發表而名聲大噪,頓時成為國內知名的幽默作家,而這兩本著作也被視為他的代表作。一本就是這里譯介的散文集《閑人遐想錄》 (Idle Thoughts of an ldle Fellow,1886) ,另一本則是小說《三人同舟不用說還有一條狗》 (Three Men in a Boat;To Say Nothing Of the Dog,1889) 。關于散文集,上面已談過,不再贅述。這里談談小說。《三人同舟》敘述三個朋友乘船在泰晤士河上旅游時所遭遇的種種荒唐可笑的奇事,以及后來如何奇跡般地從災難中解脫出來。這種喜劇性的幽默敘述深受廣大讀者歡迎。1900年出版的《三人同游》 (Three
Men on the Bummel ) 則是講述在德國度假時的故事,盡管其中滑稽可笑的場面不如《三人同舟》那樣豐富多彩,但也取得了同樣的成功。除開散文、小說外,他還從事戲劇創作,寫過獨幕劇《巴巴拉》
(Barbara) ,并在劇院上演,但使他真正享有劇作家聲譽的卻是后來發表的劇本《經過四樓而歸》
(The Passing Of the Thind Floor Back) 。在從事寫作的同時,還擔任雜志編輯。他于1927年去世。
關于譯文,這里不妨指出一點。作者是以幽默文筆著稱于世的。為了達到幽默的效果,他巧妙地調動和運用了各種語言手段,包括語音的、語法的,以及修辭的等等。這就為翻譯造成了不少困難。為了保留原作的風格,譯者努力克服這些障礙,試圖盡量使這些語言上的特點有所體現。
假如讀者通過譯文也大體上能領略到作者獨特的幽默風格的話,那么這就是譯者最大的愿望和最滿意的事了。譯文中如有不妥或錯誤的地方,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作者介紹:杰羅姆·克·杰羅姆(1859-1927), 英國現代最杰出的幽默小說家、散文家和劇作家。在由盛而衰的家庭出生,在極度赤貧中度過童年。讀過四年半語言學校,14歲輟學外出打工,18歲從事演藝事業,21歲做記者,22歲做《閑人》雜志編輯,23歲自創《今日》周刊;還當過老師、委托代理人、律師文員。社會閱歷豐富,作品幽默睿智,飽含人生感悟。代表作有小說《三人同舟不用說還有一條狗》、隨筆集《閑人遐想錄》、劇本《經過四樓而歸》、回憶錄《舞臺上下》、自傳《我的人生和時代》、自傳小說《保羅·凱爾弗》等。
譯者簡介:沙銘瑤,1948年四川大學外文系畢業,副教授。曾參加高校英語教科書的編寫。長期在教學之余從事英國散文的研究和翻譯,有《羅斯金散文選》《哈茲里特散文選》《切斯特頓散文選》《閑人遐想錄》《遠方與往昔》等多種英國散文譯著問世。
談悠閑
談愛情
談悶悶不樂
談拮據
談虛榮
談出人頭地
談天氣
談狗和貓
談害羞
談嬰兒
談吃飯和喝酒
談帶家具出租的屋子
談穿著和舉止
談記憶
譯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