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特·巴克戰爭小說的創傷敘事》包括緒論、正文和結語三個部分。
緒論部分:首先,說明戰爭書寫與人對生命的思考同步,它承載道德的力量;其次,梳理國內外巴克研究現狀;最后,說明該書的主旨將落實在巴克以“回溯”的視角書寫戰爭的方式上。正文第一章討論巴克一戰小說“創傷敘事”的總體特征。巴克用歷史性敘事展現特定社會歷史文化生活的個性及局限,表達文學對社會歷史文化之思;用回憶性敘事揭示跨地域、跨時代的人所具有的共性,迫使人正視人的心理現實之根,直面認識現存社會問題的歷史根源。回憶、內心對話、生活對話,即藝術與現實的對話,是這一部分的中心話題。然后梳理敘事、創傷與創傷敘事概念、淵源和文化內涵,以及與巴克一戰主題小說的關聯。第二至第四章分別將身體的敘事、媒介的敘事和記憶敘事貫穿小說文本分析之中,對話傳統的理性神話、英雄神話和性別神話,通過人的受難、毀滅與妥協展現戰爭的悲劇性本質,傳達英國民間文化傳統的生命立場。這一立場立足于不屈不撓的生命本能和在群體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互助與共情,以及在這個過程中的自我叩問、自我質疑、自我認知的敘述策略,達到自我力量的增長和自我改變的可能。第五章論述巴克戰爭小說的對話詩學特征,指出對話詩學的內核,即用敏感、同情、整合的眼光,通過感官體驗、直覺領悟與理性判斷和審思的共同力量構成面對苦難的方式。巴克通過創傷敘事的“延宕”揭示與英帝國霸權同構的男性思維方式和其話語權力的實質,為戰爭小說代表女性特質的倫理視角提供了自主發聲、平等對話的場域。
《帕特·巴克戰爭小說的創傷敘事》認為,后現代語境下的巴克經過對傳統現實主義創作形式的批判性質疑之后仍然堅持對生命意義的追尋,這在語言失效、本質失落的當下,不失為對英國某些社會重大歷史事件內涵的積極有益的探索。創傷敘事的建立取決于其所處的意識形態環境。創傷敘事的本質是“延宕化”的。巴克的小說主人公經常在不堪的境遇中也不愿意放棄對美的企盼。所以,創傷記憶并不只屬于過去,它面向的是未來。這種價值訴求不僅有助于我們通過巴克的作品理解英國小說的創作態勢和趨向,而且能夠幫助我們開闊視野,批判地借鑒和吸收當代英國小說創作和研究的長處,以反思我們自己的文學創作與文化研究,拓寬與西方學術界的交流與對話。
序
建梅的《帕特·巴克戰爭小說的創傷敘事》即將出版,作為這部書稿自始至終的見證者,我愿意向大家做一個推介。
建梅是2008年考入南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她入學時已經是一位有經驗的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碩士生導師,當然,她的英語水平也是我的學生中最好的。因此,當她入學后與我商量學位論文如何選題時,我的建議是:盡量利用你的英語特長。所以,她很快就確定了方向:帕特·巴克。原因是這個作家的作品在中國居然沒有一個譯本,當然,如果沒有中文譯本,國內學術界一般就不會去關注,當時在期刊網上也看不到一篇關于這位作家的研究成果。雖然帕特·巴克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已成名,她于1995年獲得布克文學獎之后,便成為西方當代最受矚目的作家之一。然而,在中國,她的作品很少有人去關注。
建梅是英語專業出身的,她具備應有的世界意識,能夠把眼光放在巴赫金所說的“外位性”視角上,從而越出了“井”的域限,直接看到了外面的空間。這還涉及一個學外語的目的問題。我們很多學生,學了十幾年外語,到了讀博士階段還是不能自如閱讀外文,并把外語作為掌握專業文獻的實用工具,只能將其作為升學的敲門磚,很多人甚至還從來沒有從頭到尾讀過一本外文書。所以我反復跟學生講,學外語一定要突破閱讀瓶頸,方法很簡單,花時間讀一本中上難度的書,反復讀,直到完全讀懂,或者直接把它翻譯成中文,我們這個專業總要學會做翻譯;一本讀過,再讀第二本,你就會發現,閱讀外文并不像想象的那樣難了。關鍵是,你習慣了使用外文,就意味著你的思維跨出了母語的有限空間,也才意味著你可以開始進行“比較”的研究了。
事實證明,建梅的選題是成功的。隨后,她作為在職教師,以帕特·巴克為研究對象的項目獲得了國家社科基金的資助。其最終的結項成果,也就是擺在大家面前的這本書的初稿。
帕特·巴克的創作以戰爭小說為主,所以建梅的研究集中于這一領域。我們總是講,當你選定研究對象后,需要找......
劉建梅,文學博士,天津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赫爾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發表的主要論文有《<生命課程>:藝術與戰爭的對話》《巴克筆下的“另類女子”埃莉諾?布魯克》《巴克<重生>的救贖主題》《評帕特?巴克新作<生命課程>》《<動用武力>:一個當代寓言》。
緒論1
第一節戰爭與戰爭敘事3
第二節巴克創作與研究綜述9
第三節著作主旨與研究路向25
第一章創傷敘事與巴克的一戰主題小說28
第一節創傷28
第二節創傷敘事32
第三節創傷敘事的文化內涵37
第二章身體的敘事44
第一節理性神話45
第二節英雄神話66
第三節性別神話79
第三章媒介的敘事91
第一節生命的敘事92
第二節詩歌的敘事103
第三節繪畫的敘事114
第四章記憶的敘事131
第一節回溯與記憶132
第二節豐碑式記憶146
第三節夢魘式記憶158
第五章巴克戰爭小說的對話詩學179
第一節創傷與延宕179
第二節創傷修復之途:一戰老兵的生命啟示191
第三節雙重視域:從伍爾夫到巴克205
結語227
參考文獻230
后記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