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是我國改革開放和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涌現的一支新型勞動力大軍,是新型城鎮化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農民工問題是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過程中的大問題,此問題的解決與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目標以及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現都直接相關。在產業結構調整和發生變化的同時,勞動力市場也經歷著變化,從“民工潮”開始轉向“民工荒”,并出現大量農民工回流。
本書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理論、勞動力商品化理論、農民理論等為基礎,通過批判西方經濟學理論在分析中國農民工問題上的認識誤區,構建馬克思勞動力商品理論下分析與認識中國農民工問題的理論框架,進一步厘清中國農民工半商品化問題的特殊性以及存在的主要矛盾;通過對改革開放以來遷徙與回流中的農民工問題的政治經濟學分析,探討農民工半商品化的主要趨勢并提出解決方案,加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話語體系的構建。
前 言
農民工是我國改革開放和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涌現的一支新型勞動力大軍,是新型城鎮化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農民工問題是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過程中的重大問題,此問題的解決與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目標以及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現都直接相關。無論是新型城鎮化還是鄉村振興,要解決的關鍵還是人的問題即中國的農民問題,特別是農民工的問題。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中國的農村常住人口總數為56401萬人,農民工總量為28836萬人,占農村常住人口總數的51.1%,超過農村常住人口的一半。
新型城鎮化是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重要途徑,也是解決農民工問題的切實有效途徑,鼓勵有條件的農民、農民工進城落戶,總體上有利于集約節約利用土地,為發展現代農業騰出寶貴空間。隨著農村人口逐步向城鎮轉移,農民人均資源占有量相應增加,可以促進農業生產規模化和機械化,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和農民生活水平。城鎮經濟實力提升,會進一步增強以工促農、以城帶鄉能力,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但同時,農民工的大量遷徙和落戶城鎮,也會帶來諸多城鎮問題,如加劇政府和社會的負擔、城鎮資源緊張等。因此,部分農民工回流是必然趨勢,在中國城鄉二元壁壘的條件下,回流的規模會不斷加大。必須指出,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農民工回流并不可怕,關鍵是要解決好回流農民工問題,積極引導回流的農民工創業、就地城鎮化、發展與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是社會主義條件下解決農民工問題的本質歸屬和題中應有之義。
農民工回流并不是近年才出現的新情況,而是伴隨中國農村勞動力遷徙的全過程。改革開放后,農村勞動力大規模向城市遷徙。1978年,我國開始了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開始了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型的過程。在農村,隨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不斷推廣和深入,農村的社會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解放,同時也出現了部分......
第一章緒論
一農民工問題研究的學術價值和實踐價值
二農民工問題研究的學術史梳理
三本書研究的重難點、研究方法、擬創新之處以及思路和框架
第二章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的內涵及農民工問題的由來
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鎮化的發展歷程及新型城鎮化道路的提出
二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的內涵
三伴隨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進程的農民工問題
第三章中國農民工問題的理論闡釋框架
一當前西方經濟學理論在分析中國農民工問題中的誤區
二分析農民工問題的政治經濟學理論框架
第四章政治經濟學視角下中國農村勞動力的半商品化問題
一勞動力半商品化理論
二勞動力半商品化與中國的農民工問題
第五章對中國農村勞動力半商品化趨勢的合理突破
一中國農村勞動力的半商品化為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動力
二中國農村勞動力的半商品化并非合理的長期存在
三突破中國農村勞動力半商品化趨勢的合理性
第六章新型城鎮化進程中農民工問題的未來趨勢和解決方案
一解決農民工問題的歷史方位和戰略安排
二中國農村勞動力半商品化問題的應對
三農民工半商品化的未來趨勢及問題解決方案
小結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