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法規/新世紀高職高專金融保險專業系列規劃教材》在編寫模式與教學理念上,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體化編寫模式,概括和凝聚示范院校建設和精品課程建設教學改革的前沿成果,反映產業升級、技術進步和職業崗位變化的實時要求,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師生的合作學習和課程的個性化教學,體現了高職高專學生能力素質與職業素養并重的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理念。
教育部于2012年12月頒布了《高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試行)》。根據該教學標準,突出以培養職業能力為主線構建課程體系,以工作崗位實際為導向創新教學模式,主動適應國家產業發展戰略等新要求,以促進中、高職銜接和技術技能人才系統培養為主要特點,我們編寫了這本《金融法規》教材。本教材遵循以高職學生為主體,以行業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素質為本位,以科學發展為宗旨的原則,既要滿足學生首崗就業的基本需求,又能奠定其將來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本教材在編寫模式與教學理念上,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體化編寫模式,概括和凝聚示范院校建設和精品課程建設教學改革的前沿成果,反映產業升級、技術進步和職業崗位變化的實時要求,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師生的合作學習和課程的個性化教學,體現了高職高專學生能力素質與職業素養并重的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理念。
本教材按照高職高專學生就業的基本素質需求來設定教學內容,承載內容深入淺出,教學素材易教易學,體現了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的“四新”要求;以實踐問題解決為紐帶,實現理論與實踐、知識與技能以及職業素養的有機整合,使學生能更好地跟隨新趨勢,掌握新動態。
本教材在體例設置上具有以下特色:
1.將學習目標部分細化為“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明確說明哪些是需要掌握的基本理論知識,哪些是需要達到的就業能力標準,對高職高專學生的日常學習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2.各教學項目主體部分以“導入案例”開始,符合學生從感性到理性、從實踐到理論的認知模式,增強與現實的貼近感,讓學生帶著問題更有目的性地開始本項目的學習,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性。
3.各教學項目均在理論知識的講解中穿插了“拓展閱讀”“案例分析”“知識鏈接”和“情景模擬”等小型篇章,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來豐富相關知識,立體化地呈現教學項目。
4.在“項目小結”部分,以邏輯框架圖的形式總結該教學項目的知識框架,使學生更加明確學習任務、掌握學習要點,便于學生構建自身合理的知識體系。
5.在“項目實訓”部分設置“知識測試”(名詞解釋、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簡答題等)和“技能訓練”(情景模擬、案例分析等),為學生提供多種形式的實訓練習,突出針對性和實用性,加強學生對知識點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本教材由遼寧金融職業學院梁濤、海南職業技術學院林眷竹擔任主編,海南職業技術學院王利、遼寧金融職業學院吳沙沙擔任副主編。具體編寫分工如下:梁濤編寫項目一,林春竹編寫項目二、項目三、項目四、項目五,王利編寫項目六、項目七、項目八,吳沙沙編寫項目九、項目十。全書由梁濤負責總纂及修改定稿。
項目1 金融法規概述
任務1.1 金融法規的含義
任務1.2 金融法律關系
任務1.3 金融法規的基本原則
項目2 中國人民銀行法律制度
任務2.1 中國人民銀行法概述
任務2.2 中國人民銀行的業務
任務2.3 人民幣的發行與管理
任務2.4 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
任務2.5 中國人民銀行的金融監督管理
任務2.6 相關法律責任
項目3 商業銀行法律制度
任務3.1 商業銀行及商業銀行法概述
任務3.2 商業銀行的業務規則
任務3.3 商業銀行的組織變革
任務3.4 商業銀行的法律責任
項目4 政策性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法律制度
任務4.1 政策性銀行法律制度
任務4.2 非銀行金融機構法律制度
項目5 擔保法律制度
任務5.1 擔保與擔保法概述
任務5.2 保證擔保
任務5.3 抵押擔保
任務5.4 質押擔保
任務5.5 留置和定金
項目6 票據法律制度
任務6.1 票據及票據法概述
任務6.2 票據當事人
任務6.3 匯票
任務6.4 本票和支票
任務6.5 票據權利、票據義務及票據抗辯
任務6.6 相關法律責任
項目7 證券法律制度
任務7.1 證券及證券法概述
任務7.2 證券發行
任務7.3 證券交易
任務7.4 上市公司的收購
任務7.5 證券機構
任務7.6 相關法律責任
項目8 保險法律制度
任務8.1 保險及保險法概述
任務8.2 保險合同
任務8.3 保險公司
任務8.4 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
任務8.5 相關法律責任
項目9 信托和期貨交易法律制度
任務9.1 信托法律制度
任務9.2 期貨交易法律制度
項目10 金融業監管法律制度
任務10.1 金融監管法律制度概述
任務10.2 銀行業監管法律制度
任務10.3 證券業監管法律制度
任務10.4 保險業監管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