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之路:奧運冠軍是如何煉成的》以邁克爾·約翰遜成功的運動經驗、執教經歷和演講內容為基礎,結合了他對過去40年來不同運動項目奧運金牌獲得者的采訪內容,建立起了一座匯聚了奧運冠軍培養方面專業知識和經驗的寶庫,對成為奧運冠軍需要具備的身體素質、運動技能和心理素質進行了全面解讀。
《金牌之路:奧運冠軍是如何煉成的》的重要意義不僅在于為讀者提供了寶貴的體育運動方面的專業化指導,更在于傳達了正面的、積極向上的體育運動精神與追求,以幫助讀者從中獲得在體育運動道路上不斷前行的動力。
邁克爾·約翰遜——四枚奧運金牌和九枚世界冠軍金牌獲得者,奧運會歷史上首位在同一屆奧運會上拿到男子200米和400米冠軍的男運動員,親述奧運冠軍是如何煉成的。
采訪歷史上眾多傳奇體育明星,講述他們的奧運故事和精彩人生。
尤塞恩·博爾特(Usain Bolt):奧運會冠軍男子100米、200米世界紀錄保持者。
塞巴斯蒂安·科(Sebastian Coe):奧運會冠軍曾打破八頂室外及三項室內中距離賽跑世界紀錄。
瑞貝卡·阿德靈頓(Rebecca Adlington):2008年北京奧運會女子400米、800米自由泳金牌。
克里斯·霍伊(Chris Hoy):2004年雅典奧運會1000米計時賽金牌,2008年北京奧運會場地自行車男子凱林賽金牌、個人競速賽金牌和團體追逐賽金牌。
莎莉·岡納爾(Sally Gunnell):英國女子400米欄“全滿貫”選手。
史蒂夫·雷德格雷夫(Steve Redgrave):五次奧運會劃船金牌得主。
譚妮·格雷·湯普森(Tanni Grey-Thompson):16枚奧運獎牌獲得者(11枚金牌)。
馬克·施皮茨(Mark Spitz):獲9枚奧運會金牌先后35次打破自由泳和蝶泳世界紀錄。
凱西·弗里曼(Cathy Freeman):悉尼奧運會冠軍澳大利亞首位奪得世錦賽金牌的土著女運動員。
伊恩·索普(Ian Thorpe):獲得5枚奧運金牌打破13項長池的世界紀錄。
戴利·湯普森(Daley Thompson): 2枚奧運會十項全能金牌獲得者。
納迪婭?科馬內奇(Nadia Comaneci):5枚奧運金牌獲得者世界體操史上**早滿分獲得者。
杰西·喬伊娜·柯西(Jackie Joyner-Kersee):獲得兩次七項全能奧運冠軍和一次奧運亞軍。
這本書涉及我和許多標志性的奧運人物的過去和現在的奧運旅程。你會聽到我們所有的故事。我們如何在各自的項目上開始,以及我們獨特的奧林匹克成功之旅。我們的失敗、成功,最重要的是用我們自己的話、自己的見解,闡述我們如何以及為什么能成為奧運冠軍,其中有許多人不止一次摘得桂冠。
本書嘗試解釋,達到這種非常罕見的成功水平需要付出什么,調查每一個冠軍所使用方法的相似性,作為一個冠軍是否有相似的性格,以及他們的性格和他們的方法之間的差異。我回顧了自己的成功之路,后來又采訪了十多個奧運冠軍,聽取他們的故事,挖掘了關于他們的成功之路的更多信息。我發現,相似性遠遠超過了差異性。我也確認了我一直以來的觀點:大多數粉絲沒有充分意識到奧運英雄們的真正重要的細節,正是這些細節使他們如此 特別。當然,也有許多奧運迷,能以30 000英尺寬闊的視野來審視奧林匹克運動員,發現是什么讓他們如此不同,以及他們如何實現如此驚人的成功。閱讀本書中的故事,就好像與奧運冠軍面對面,仿佛一個奧運冠軍在與另一個奧運冠軍坦誠、放松、隨意地交談。
之前我已經認識很多運動員并采訪過他們。某些采訪是和塞巴斯蒂安·科以及凱西·弗里曼一起完成的。他們一直是我的朋友,我們無所不談,但是沒有談論過我們的奧運成功經驗。所以對我來說,與這些偉大的冠軍談話、交換意見,真的是一次極有啟發性的體驗,我們不僅談到了我們各自的奧運之旅,還談到了自己或其他人要取得奧林匹克級別的成功需要具備什么素質。很多我自己的觀點,已經通過與這些冠軍的對話證實,我也了解到自己的很多與眾不同的方法,這些方法被證實是成功的。
我一直相信,我可以很好地梳理奧運成功經驗。但在與很多不同的奧運冠軍交談過后,我收獲了新的見解,他們在成功挑戰奧運會的途中,都曾克服過很多不同的障礙,并全身心地奉獻給這個目標。隨著對2012年奧運會的期待上升到白熱化,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如何才能打造出一個奧運冠軍。
查看全部↓
邁克爾·約翰遜在運動生涯中共獲得四枚奧運金牌和九枚世界冠軍金牌,是有史以來非常出色的運動員之一。在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上,他奪得了男子200米和400米的冠軍(奧運會歷史上首位在同一屆奧運會上拿到這兩個項目冠軍的男運動員)。由他創造的19.32秒的200米世界紀錄在保持了整整12年后才被博爾特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打破。而他創造的另一項男子400米世界紀錄在塵封17年后才在里約奧運會上被范尼凱克打破。
邁克爾·約翰遜退役后擔任了BBC的體育評論員并獲得了公眾的認可和喜歡,成為英國非常流行和知名的體育播音員之一。他為BBC對奧運比賽、世界錦標賽和歐洲錦標賽等重大賽事的跟蹤報道貢獻了巨大的作用。此外,他還為世界知名雜志《時代周刊》撰寫專欄,并在2002年獲得了由英國皇家電視協會頒發的年度大獎。
譯者介紹
王雄
清華大學運動人體科學碩士,體育教育訓練學博士;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國家隊體能訓練中心創建人、負責人,備戰2012倫敦奧運會身體功能訓練團隊召集人,備戰2016里約奧運會身體功能訓練團隊體能訓練組組長;為游泳、乒乓、羽毛、體操、跳水、排球、籃球、田徑、賽艇和帆板等十余支國家隊提供過體能測評和訓練指導服務;《身體功能訓練動作手冊》主編,《 精準拉伸:疼痛消除和損傷預防的針對性練習》《整體拉伸:3步提升全身柔韌性、靈活性和力量(全彩圖解第2版)》《青少年長跑訓練(第3版)》等書譯者,在《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體育科學》等中外期刊發表運動科學相關文章十余篇;主要研究方向:體能訓練、運動生理、青少年體育、互聯網體育等。
劉愛杰
教育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訓練學分會理事,國際賽艇聯合會理事;體育事業愛好者,體育科學推崇者;多年來一直從事體育訓練競賽、運動健身與體育健康、運動表現體能、運動損傷康復和青少年兒童運動長期發展模式等領域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多次受聘擔任國家和部委科研課題負責人,并獲得國家體育總局(暨原國家體委)及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頒發的科技進步獎(一等、二等和三等獎);曾獲國務院頒發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國家科委科技進步獎(三等獎);曾被國家科技部授予“科技奧運先進個人”、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全國體育科技先進工作者”稱號等。
內頁插圖
譯者序 vii
前 言 xiii
致 謝 xv
第1 章 我對金牌的追逐 1
第2 章 感染奧運熱 33
第3 章 技術和DNA 63
第4 章 盡一切可能取勝 87
第5 章 心理競技 123
第6 章 無捷徑可走 159
第7 章 激烈比拼 175
第8 章 在萬眾矚目下的生活競技 199
第9 章 教練、英雄和導師 225
結束語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