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行詩》是瓦爾特本雅明非常罕見的文學作品,一共八十首。本雅明在一九四〇年自殺前,將詩作連同其他手稿一齊轉交喬治巴塔耶保管,存放于巴黎國家圖書館,直到一九八一年才由吉奧喬阿甘本重新發現。這八十首詩均創作于作者的青年時代,是作者思想轉型時期的重要見證,對理解、研究本雅明和德語詩歌都有著不容忽視的意義。
? 本雅明的純文學作品,臨終前交巴塔耶保管,四十年后才由阿甘本發現
? 德國思想、德語文學學者,翻譯家李雙志擔綱校譯,作序推介
? 德語文學青年學者、本雅明研究學者王凡柯傾力翻譯
瓦爾特本雅明(18921940),二十世紀著名的思想家、批判理論家、美學家、散文家。他本人的思想極難歸類,常與德國觀念論、浪漫主義文藝批評、西方馬克思主義、猶太神秘主義等聯系在一起,同時又具備了高度的原創性。他的思想對后世的美學理論、文藝批評、歷史唯物論等都有著重要影響。
目錄
生與死之環,夢與歌之鏈本雅明《十四行詩》校譯者序
悼亡十四行詩
愛情十四行詩
青春與死亡本雅明早期悼亡十四行詩與德國青年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