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培養孩子學理財》針對孩子理財教育的不足,以通俗的語言、精彩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從不同角度向廣大家長朋友們闡述了財商教育的理念。《從小培養孩子學理財》中為家長們如何開展并實施理財教育,提供了一系列的實用指導,能夠有效地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和世界觀,讓孩子學會珍惜金錢,駕馭金錢,成為真正的理財高手,擁有健康而富有的人生。
會理財的孩子在成年之后,能夠妥善處理好自身與金錢的關系,知道怎么掙錢,怎么花錢,怎么借錢,更知道,除了金錢,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隱形”財富,比如優秀的品德、責任、能力與知識等。相反,那些不會理財的孩子,在成年之后,要么成為“月光族”,要么面對金錢不知所措,不是一味地揮霍就是一味地節約,其實,這樣的人多半是小時候沒受過理財教育的結果。 《從小培養孩子學理財》就是針對孩子理財教育的不足,以通俗的語言、精彩的案例和深刻的分析從不同角度向廣大家長朋友闡述了財商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第1章 理財,是家教中最缺的一課
21世紀不需要理財盲
開發財商和開發智商同等重要
理財教育讓孩子受益終身
各國對孩子的金錢教育各有不同
不會購物的孩子比比皆是
探究孩子的內心
從小培養孩子的理財習慣
理財從認識錢和消費開始
每個孩子的理財心理是不一樣的
富豪是這樣煉成的
第2章 父母要做好孩子的第一位理財老師
教育孩子理財,父母先過關
孩子理財習慣的培養,父母的榜樣不可少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做父母的要明白什么
培養孩子健康的理財品質
尊重孩子的決定
要給予孩子富足的寵愛,但不是溺愛
第3章 為孩子的富足之路奠基
高尚的品德是伴隨孩子一生的財富
開闊孩子的眼界等于為孩子積累一筆無形的財富
要重視培養和引導孩子的愛好和特長
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
好奇心讓你的孩子更加聰明
讓你的孩子盡情地去體驗吧
給孩子提供一個“富裕”的好環境
不急于糾正孩子的“出格”
第4章 擁有金錢的意識,但要正確對待金錢
讓孩子真正認識到錢是什么
讓孩子明白錢是怎么來的
教孩子正確對待金錢
幸福感并非來自金錢
不能因為錢而失去尊嚴
第5章 理財教育,應從零花錢開始
理財教育從零花錢開始
讓孩子養成不亂花錢的習慣
給孩子零花錢,要講究方法
為孩子建立一個儲蓄賬戶
讓孩子學會計劃和預算
寶貝,要花錢,自己去掙
適合孩子賺錢的幾種方法
讓孩子控制自己的欲望
第6章 讓孩子從小就學會理智消費
引導孩子正確使用壓歲錢
討價還價不是斤斤計較,是一種科學的消費方式
教會孩子有計劃地花錢
教孩子正確認識廣告
教孩子識別假冒商品
給父母和孩子們的消費小提示
教孩子退貨的技巧
對孩子說“不”
第7章 投資,該怎么教孩子呢
教孩子了解基金
讓孩子離股票再近些
體驗收藏的增值
第8章 杜絕物質享受,讓孩子多體驗生活
“富”了孩子,“毀”了前途
攀比現象不利于孩子的理財教育
讓孩子吃點苦,對孩子來說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相對貧窮的環境更能激發孩子的斗志
讓孩子擁有憂患意識
勤儉造就富人
給孩子機會,體會賺錢的艱辛
拒絕讓孩子成為一個“啃老族”
教孩子經得起誘惑
第9章 “隱形”財富比金錢更重要
讓孩子瞳得拾金不昧的重要性
給孩子富足而獨立的精神世界,讓他陜樂成長
助人為樂的精神,讓你的孩子更具有涵養
寬容的孩子更大度,也更知書達理
富有愛心的孩子人見人愛
培養孩子樂觀的性格
讓孩子學會感恩
讓孩子更加自信
讓孩子擁有一座無形的財富城堡
積累隱形財富先從讀書開始
強壯的身體就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讓孩子明白時間就是金錢的道理
孩子也要懂得負責任
每個孩子的理財心理是不一樣的
做父母的,哪個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良好的理財習慣?可是,仔細觀察我們的孩子,他們在對待金錢上的態度竟然是如此的不同,也就是說,每個孩子的理財心理是不一樣的,而這種心理的不同,也就決定了他們將來理財習慣的不同。如果父母能夠充分認識到這種不同,并且針對這種不同的利弊,再來正確地引導孩子,那么,孩子理財的好習慣自然而然地就會養成了。
那么,孩子的理財心理到底有哪幾方面?
花錢無度型
顧名思義,這類型孩子絕對是那種花錢狂,只要手里有錢,就一定把它花出去,用來購買自己喜歡的玩具或者零食。這類型孩子不懂得在金錢上克制自己,更談不上節約。面對自己喜歡的物品,他們考慮都不考慮,只要手里有錢,必買無疑。有時候沒錢,他甚至想方設法和父母要到錢以滿足自己的需求。如果父母采取強制方式來制止他亂花錢,這樣會影響他們的內心,所以不建議采取這種方式。當然,也不提倡過度減少孩子的零用錢,因為突然間收入的減少會使得孩子對物質的欲望更加強烈,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可能會做出其他出格的事來。
正確的做法是,父母要讓孩子知道,錢不是一種權利或者工錢,它只是教育孩子如何理財的一種工具。不能僅用一味地增加或者減少零用錢來達到某種目的,關鍵是父母要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細節來引導孩子進行聰明儲蓄和聰明消費。
索求無度型
這類型孩子的典型特征就是索求無度,經常向父母要東西,如果遭到拒絕就會大哭大鬧。
王強的兒子就是這種典型的“索求無度“型,每次去超市總是見什么要什么,只要不能滿足他的愿望,他就大哭大鬧,賴在超市不走,甚至還在地上打滾兒,每當這時候總是會迎來一群人圍觀,這時的兒子就更加得意,哭聲更大了。每每看到兒子這樣,王強總是表現出無奈的樣子。兒子總這樣,害得王強都不敢帶著兒子去超市了。
面對這種索求無度的孩子,父母要堅決說“不”。像王強這種躲避的方式是不對的,因為這樣做解決不了根本問題。不妨這樣,任由他哭鬧,采取置之不理的方式。看到父母的態度,孩子也會收斂這種無理取鬧的方式。
另外,還有一類型父母,面對孩子的索取無度或為了平息兒女的哭鬧或者不耐煩孩子的一再要求而滿足了孩子的欲望,這種做法也是不對的,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不利的……實際上,父母完全可以這樣告訴孩子:你們想要的東西,可以告訴爸爸媽媽,爸爸媽媽考慮一下,再決定要不要給買,但是你總是哭鬧,那爸爸、媽媽肯定是不給你買的。
儲蓄罐型
這類型孩子的理財心理正好和花錢無度型的孩子相反,他們不像那些花錢無度型孩子那么大手大腳,反而只會想盡一切辦法攢錢,連零食都不舍得花錢買,更別說玩具和圖書了。對此,這類型孩子還揚揚得意自己攢的錢越來越多,并以此為豪。這就是典型的“儲蓄罐”型,和花錢無度型一樣,這種理財模式同樣不受歡迎。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激勵孩子,并要適當地引導他消費,以防他過于看重金錢本身。
媽媽在收拾小蕊的抽屜時,竟然意外地發現里面放有1000多塊錢,媽媽一下子驚杲了:一個十來歲的孩子竟然存了這么多錢!細想一下,這1000多塊錢都是小蕊一年來的壓歲錢和零用錢的總和。看到女兒有儲蓄的習慣,是個懂得節約的孩子,媽媽還是挺高興的,可是,喜中帶憂:如此囤積金錢的習慣,會不會讓她變成一個小財迷或者“吝嗇鬼”呢?想想女兒在平時特別愛攢錢,媽媽給的零用錢,她一分都不舍得花,連最愛的毛毛熊玩具都不舍得買,看著別的同學吃零食,她也從來不羨慕,只是向同學們擺闊——“我攢了好多錢呢”。
為了使女兒小蕊不變成小“財迷”,媽媽決定帶著女兒去消費,從思想和實動中幫她走出這種過度的囤金行為。
細細分析這一案例,實際上,小蕊就是典型的“儲蓄罐”型。在這類型孩子內心,他們把錢看得特別重要,當然,他們大量囤金也沒什么特別的計劃或者目的,只是希望金錢不斷地增加,看著大堆大堆的錢,這是他們最有成就感的時候。另外,這類型孩子也比較吝嗇,就像小蕊一樣,為了存錢,竟然連自己愛吃的零食和玩具都不舍得買,只要想到要花錢,他們就會咬咬牙挺過去。
這種習慣的形成多是受到父母行為的影響。比如父母經常會在每月精打細算之后把錢存起來,希望自己家庭的積蓄越來越多。父母對于攢錢行為的提倡和贊賞,是促使孩子產生這種行為的最直接因素。
雖然節約用錢是個好習慣,但是任何事一旦過度了,就會適得其反。因為過于關注金錢的話,就會使孩子更加看重金錢,這可能會影響他未來的價值觀,所以,父母要適當地引導孩子的消費行為。比如讓孩子自己負擔一些日常生活中費用開支,像學習用品、書本費等,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員,也要學會對家庭承擔一定的責任;另外,可以讓孩子去參加一些貧困山區救助活動,把自己的零花錢捐出去,這樣,一來可以培養孩子的愛心,二來還能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微薄之力竟然對別人有很大的幫助作用,這都可以對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