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成學又稱形態學,是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的統稱,是藝術設計專業、繪圖專業的通用基礎課,是普通繪畫基礎課和專業課之間的橋梁,是藝術院校基礎教學中與專業課承接關系直接的系列教程,也是學生向專業學習過渡的重要階梯。構成學的教學內容豐富,涉及知識面廣,是學生進入專業學習之前形態表現能力培養的重要課程。它在培養學生的空間及色彩感覺、啟發學生的形象思維、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幫助學生實現技術表達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構成學/“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包括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三部分。
第一單元 平面構成
第一章 平面構成概述
第一節 平面構成的產生與概念
第二節 平面構成的材料與工具
第三節 學習平面構成的意義
第二章 平面構成的基本要素
第一節 平面造型基本要素一——點
第二節 平面造型基本要素二——線
第三節 平面造型基本要素三——面
第三章 平面構成的基本形式及其應用
第一節 重復構成
第二節 近似構成
第三節 漸變構成
第四節 發射構成
第五節 密集構成
第六節 特異構成
第七節 對比構成
第八節 肌理構成
第九節 空間構成
第二單元 色彩構成
第四章 色彩構成概述
第一節 色彩構成的產生與概念
第二節 色彩構成的材料與工具
第三節 色立體的分類
第四節 學習色彩構成的意義
第五章 色彩屬性
第一節 明度
第二節 色相
第三節 純度
第六章 色彩心理
第一節 色彩的感覺
第二節 色彩的心理效應
第七章 色彩構成的基本形式及其應用
第一節 色彩推移構成
第二節 色彩對比構成
第三節 色彩空間混合
第四節 色彩采集重構
第五節 色彩肌理構成
第三單元 立體構成
第八章 立體構成概論
第一節 立體構成的產生與概念
第二節 立體構成的材料與工具
第三節 立體構成的形態分類
第四節 學習立體構成的意義
第九章 立體構成的基本語言
第一節 量感
第二節 空間
第十章 構成形式
第一節 半立體構成
第二節 線立體構成
第三節 面立體構成
第四節 塊立體構成
第五節 線、面、塊綜合構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