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世上的人都比自己親切。自己住厭了的世界,忽而又春風駘蕩。”
既精于古典又引領著新浪潮,既自省又深愛著人世間,處在東西方文化碰撞、新舊美學拉扯之間的夏目漱石,這一次不再講故事,而是講起了自我與他者。從倫敦書齋到禪寺病榻,看遍浮世悲歡,披露人生細節,記述人情往來、家庭生計,展露出一個為人所不知的、更脆弱也更真實、更孤獨也更親切的夏目漱石
本書所收錄的《永日小品》為夏目漱石著名隨筆集,每一篇都充滿了作者獨到細致的深刻觀察,其風格直接影響了魯迅的創作。其中《掛軸》《庫萊格先生》二篇,是魯迅最早翻譯的夏目漱石作品,也是中國首次翻譯的夏目漱石作品。《往事漫憶》則是夏目漱石身患大病之時,以病痛之身寫下的生命紀錄。其中既有瑣末細事又有痛楚思考,是一份真實而嚴酷的生命文本。對于夏目漱石來說,疾病既是生死的考驗,也是心靈的凈化,其實與現代人的生命處境息息相關關。
★ 從倫敦浮華到日本市井,從書齋到病榻,日本國民大作家夏目漱石的人間觀察:
“頭腦里不要只惦記著活下來的自己,也要想想那些在生命的鋼絲上一腳踏空的人。”
★ 日本文學翻譯名家陳德文教授譯本
該譯本被評論界認為“更富人情味,親切又貼近生活,質樸中透出真情”,更貼近夏目漱石的寫作心態。
★ 同為“貓奴”的 顧湘專文推薦——苦短人世間,一顆發光的露珠。
★ 獻給新青年的全新風格,經典與二次元的靈感碰撞:
日式文庫本;新銳設計風;特約手繪師配文插畫
★作家之偶像夏目漱石,用孤獨與堅定之筆,勾勒悠長余味的人生百態。
他是村上春樹心儀的大文豪,又讓坂本龍一感嘆“同病相憐”,還是眾多作家的精神導師。
★ 本書收錄名作《永日小品》——魯迅摯愛并曾親自翻譯:
在東西方的文化拉扯間走鋼絲的知識分子,如何試圖找到自己的平衡。
夏目漱石(1867—1916)
本名夏目金之助,日本近代國民大作家。夏目漱石對東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詣,既是英文學者,又精擅俳句、漢詩和書法。寫小說時他擅長運用對句、迭句、幽默的語言和新穎的形式。
他的門下出了不少文人,芥川龍之介也曾受他提攜。他一生堅持對明治社會的批判態度,其頭像曾被印在日本1000元的紙幣上。
譯者陳德文
江蘇邳縣人,南京大學教授。1965年畢業于北京大學東語系日本語專業,1985年赴早稻田大學學習和研究,現為日本愛知文教大學專任教授。翻譯出版日本文學名家名著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