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關于紐約兩代警察的故事,關于兩個男人的故事,關于一個舅舅和他外甥的故事。小說開場于1992年,在長島一個莊嚴的大法庭里,警官史蒂文·霍爾特因被懷疑是三宗謀殺案的主謀而被傳喚審訊……
這個讓人震撼的故事揭露了幾十年來警界鮮為人知的一面——欺騙和腐敗,反映了紐約警察局長久而復雜的歷史變遷,深入剖析了為了追求罪犯的公平判決而處在生死邊緣的男女們。
17年來,查爾斯·海因斯一直擔任紐約布魯克林的當地檢察官,是位經驗豐富的審判律師,因被紐約長任命為特別檢察官,調查1987年著名的“霍華德海灘謀殺案”而聲名鵲起。他還在布魯克林法律學校從事教學工作。
紐約長島薩?丝h,
1990年12月20日,上午7:30
“哦,上帝,戴維!卑蛏?基勒為自己的可怕發現不由自主地抽泣起來。“快來啊。”她身子顫抖著央求道。
艾莉森有著一頭松軟的金發,其間夾雜著幾縷栗色的發絲,輕柔地披在肩上。淡褐色的大眼睛深嵌于高高的顴骨之上,為之襯托的是一張鵝蛋臉。那帶點鷹鉤的鼻子雕琢精巧,嘴角線條挑起,似乎永遠微笑著。
她長得很漂亮,甚或稱得上美麗,可這天早晨她那可愛的臉龐因驚恐而扭曲了,這全怪那幾步之外橫于地上的尸首。她看見后立刻扭過頭,可不禁又多看了幾眼。她的這個反應一直持續到其未婚夫戴維?拉普趕過來;
23歲的戴維以保護者的姿態緊緊摟住了她。兩個年輕男子的尸體躺在覆了雪的海灘上,約30出頭的年紀,神情還算安詳,仰望著天空。乍一看還以為他們在這肅穆的環境里沉浸于自己的冥想之中。可仔細觀察便可
見每個人前額左側都有一個彈孔,其邊緣有一小攤凝固凍結的血跡。
21歲的艾莉森?基勒是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二年級學生,該校位于長島的薩?丝h。她就讀于醫學院優等預科班。戴維則在同一醫學預科班的三年級。那天一大早他們便驅車來到羅伯特?摩西州立公園(以
紐約那個聲名狼藉的建筑商命名)。他們想早早地來看日出。那是他們最鐘愛的地方、最鐘愛的時刻。
艾莉森的駭人發現是兩具男尸,身著粗斜紋棉質襯衫和長褲,還有粗布夾克,領子和袖口上鑲有廉價的黑色仿毛。腳上套著破舊的黑色工作靴。
艾莉森稍微緩過神來,便用附近的一部電話報了警。薩?丝h的911警察緊急行動中心將艾莉森的電話轉給了一輛在公園周邊地區巡邏的警車,而所有裝備警務監控掃描器的應急單位都立馬打開警燈拉著警笛直奔羅伯特?摩西州立公園。隸屬薩?丝h警局和紐約州警局的巡邏車、消防車、救護車以及薩?说貐^檢察官辦公室的調查員紛紛奔赴現場,很快加入他們行列的還有一整支記者隊伍。
距圣誕節還有五天的時候,兩個人被謀殺于一個向來平安無事的郊區州立公園,這可是值得24小時連軸報道的新聞。遇害者的身份問題只會引起更多的興趣。
首批做出反應的警察向巡邏警官通報說:“我們發現了兩個西班牙裔男子,顯然是頭部中彈致死。看起來像在遇害后被從主干道上抬到了這里。我們在每具尸體上都找到了布魯克林一家工廠的薪水條兒——很可能就是他們自己的!
奈德?利昂是長島有線電視21頻道的當班記者,也是第一個聽見呼叫的記者,他的廂式汽車儀表板上配了警務掃描器,車頂還配備了未經授權的紅色警燈。利昂做警務記者已逾12個年頭,早先曾在如今已壽終正寢的《長島新聞》工作過很長時間。他既酗酒又抽煙,這是他刻意養成的習慣,以符合一個強悍堅忍、專事街頭犯罪報道的記者形象。這些陋習理所當然地給奈德?利昂帶來惡果,他飽受慢性咳嗽和出血性潰瘍
之苦,且面容憂愁枯槁如一老者。利昂以及所有所謂的警務記者都喜愛這些裝備或是可以體現警察權威的器具。有些人戴著假冒的警徽,有些甚至攜有發了執照的槍支。他們佩戴著象征性物件招搖過市,卻不必像真正的警察那樣面對艱巨的責任和危險。不過奈德還是博得了警察及其他警務記者的尊敬,因為他具有一個街區偵探那種不凡的調查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