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了卡爾·波普爾在生命中最后幾年接受意大利記者賈恩卡洛·博塞蒂(Giancarlo Bosetti)訪談的記錄以及1980年代末發表的兩篇演講,可以看作是他生前最后的思想和看法。和波普爾其他的理論著述不同,這本書更多也更直接地表達了他對過去的這個20世紀的具體看法和對這個世界的苦難和希望的關懷。其中談到了冷戰結束后的世界、波斯尼亞戰爭、媒體的危險和知識分子的責任等話題,展現了波普爾一貫清晰的思路和雄辯的論證,同時又輕松、易讀。
波普爾在本書中提醒我們:為了保護我們深愛的民主體制,我們必須認清自己的責任。創造明日世界的乃是我們今天的行動。
◎20世紀充滿動蕩和災難的人類歷史該如何總結?戰爭與和平、封閉與開放、專制與自由,我們該做何選擇? ◎當代*重要的思想家、“開放社會之父”、愛因斯坦推崇的哲學大師卡爾波普爾*平易近人的對話實錄對20世紀的*深刻的反思
卡爾波普爾(1902—1994)
Karl Popper
猶太人,20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在社會學方面亦有建樹。波普爾最著名的理論是對經典的“觀測—歸納法”的批判,提出用“從實驗中證偽的”的評判標準來區別“科學的”與“非科學的”。在政治上,他擁護民主和自由主義,并提出一系列社會批判法則,為“開放社會”奠定理論根基。主要著作有《開放社會及其敵人》《歷史決定論的貧困》《科學發現的邏輯》《猜測與反駁:科學知識的增長》《客觀知識:一個進化論的研究》《無盡的探索:思想自傳》《開放的宇宙》等。
中譯本導言卡爾·波普爾的貢獻與意義(劉擎)
第一篇訪談錄Ⅰ(1991年)
第一章和平與戰爭
第二章馬克思主義的主要批評
第三章 1962年:薩哈羅夫、赫魯曉夫與蘇聯衰落
第四章當前政治議題:法治與孩童
第五章歷史主義的再批判:開放的未來
第二篇訪談錄Ⅱ(1993年)
第六章我們活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危機中
第七章電視腐化人心,一如戰爭
第三篇演講文稿
第八章民主政體理論與實務的省思
第九章自由與知識分子的責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