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683-752)善音律,無才學(xué),會機(jī)變,善鉆營。出身于李唐宗室,因諂附玄宗寵妃武惠妃,擢為黃門侍郎。后以禮部尚書之職拜相,加授同三品。他非常善于領(lǐng)會玄宗的政治意圖,巧妙利用君主的親近與信任止損增益,久踞相位十九年,長期把持朝政。
他為人忌刻陰險,蔽塞言路,排斥賢才,但作為一位務(wù)實(shí)的政治家、精明的行政官員和制度專家,其功績也可圈可點(diǎn)。在李林甫漫長的任期內(nèi),唐玄宗已不再起積極作用,故李林甫對朝廷上下的支配,遠(yuǎn)比姚崇等人全面,楊國忠根本不能與他相比。天寶十一年(752年)十月,李林甫抱病而終。
以法治人,以術(shù)馭人,以勢制人 學(xué)習(xí)老祖宗人精式生存智慧,教你站對位置、做對事情,混得更好。外圓內(nèi)方 以法治世行事公允 識人善馭延伸閱讀:帝王師系列之《輔政》《門道》已經(jīng)上市,歡迎關(guān)注
段樹軍
男,1971年10月生于河北。畢業(yè)于中國傳媒大學(xué)文藝編導(dǎo)專業(yè),系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會員、中國民俗學(xué)會會員。曾在國企及事業(yè)單位擔(dān)任文職多年,后進(jìn)入傳媒行業(yè),已發(fā)表出版文學(xué)作品百余萬字。本書為他的長篇?dú)v史傳奇《帝王師》系列之三。
引子
**章 機(jī)變
第二章 鸚鵡說
第三章 鉆營
第四章 武靜鋪路
第五章 累職升遷
第六章 一雕挾兩兔
第七章 陷害張九齡
第八章 立仗馬
第九章 口蜜腹劍
第十章 羅鉗吉網(wǎng)
第十一章 絕除后患
第十二章 獻(xiàn)玉環(huán)
第十三章 野無遺賢
第十四章 李岫諫父
第十五章 楊國忠得寵
第十六章 眾叛親離
第十七章 家滅
**章
機(jī)變
唐開元八年,二十一歲的李林甫被蔭封為千牛直長。
李林甫是唐宗室長平肅王李叔良的曾孫。父親曾做過員外郎之類散官,因性恬淡早致仕。母親姜氏,出身顯宦之家,在李府地位甚尊崇。
李林甫小字哥奴,小時候就笑眼粉面,很可愛,又是獨(dú)子,甚得母親嬌寵,成了李家的無冕皇帝。因此哥奴養(yǎng)成了目空一切的優(yōu)越感。
好像上天生李林甫,就是讓他來人世嫉妒恣睢、傾軋爭斗的,他一生從不知滿足。別看他一雙笑眼、一團(tuán)和氣,可實(shí)際上卻是個嫉妒狂。
哥奴不愿受寒窗之苦,常與京都的紈绔子弟們?nèi)ビ紊酵嫠8赣H怕他將來不能克紹箕裘,非常擔(dān)憂,就請了一個年高、莊重的館師,來教誨、督責(zé)他。
可是哥奴很乖張,完全不把老館師放在眼里。一天,老館師教訓(xùn)他說:“人無才,猶如帛無錦、玉無華。才從學(xué)中來,你正是少年,必須努力學(xué)習(xí),刻苦自勵呀!”
老館師剛說完,哥奴就道:“聽說古時候司馬相如和曹子建都很有才,可是他們有什么了不起?我不用在此坐冷板凳,將來一定比他們有名氣!”說完就揚(yáng)長走了。
老館師被氣得瞠目結(jié)舌,看著哥奴頭也不回地走出學(xué)館,嘆了一口氣,自語道:“孺子不可教也,孺子不可教也……”隨后不辭而別了。
哥奴離開學(xué)館,就去婢女們中間,眉飛色舞地吹噓氣走老館師之能。
婢女們大多不敢說話,只有一個叫鸚鵡的婢女道:“少爺學(xué)富五車、才高八斗,哪里還用苦讀書?”鸚鵡也竊笑哥奴不學(xué)無術(shù),但她故意討好少主。
哥奴雖只是中上等人才,可是他卻覺得自己是無與倫比的翩翩美少年。一天,他問婢女們:“聽說古代的潘安、宋玉長得好,我能比他們嗎?”
知潘安、宋玉的婢女皆掩口笑,獨(dú)鸚鵡道:“少爺是天潢貴胄,美如子都,潘安、宋玉哪能與少爺相比?”鸚鵡姓陳,是則天皇帝的寵人上官婉兒的外孫女。上官婉兒是唐代的女才子,被則天皇帝封為昭容。鸚鵡自幼欽佩祖母之才,不學(xué)女紅,專攻詩書,也學(xué)得詩賦、文章樣樣精通。可惜偏她命薄,小小年紀(jì),就因受上官婉兒的牽連,被配給李府為奴。鸚鵡聰慧,性略狡黠,配給李府為奴后,常想:像我這樣的人,若不甘心終身為奴,出路在哪里呢?得出的結(jié)論是,出路只有兩條:一是得主子的歡心,開恩放自己出府;二是得主子喜愛,收為妻妾。她看出哥奴在李府的地位,便把出路寄托在他身上,因此察言觀色,處處逢迎他。
因鸚鵡色美,善迎合人意,又能說會道,所以哥奴很喜歡鸚鵡,稟明姜氏,把她討為隨侍婢女?筛缗宣W鵡為侍婢,并不滿足,見有比鸚鵡美的婢女,又生覬覦之心。
哥奴有兩個舅父,大舅姜皎、二舅姜晦,都在朝為官。大舅姜皎因助明皇擊敗政敵韋后和太平公主有功,甚得明皇寵愛。一是因?yàn)槿弊,二是因(yàn)楦缗郧,姜皎甚喜歡他,常把他接到自家去小住。
姜皎的二女兒叫倩雅,大哥奴兩歲,對哥奴很親善。而倩雅有個侍婢叫鳳兒,生得美如西施,又很靈慧,倩雅非常喜愛,讓她隨侍左右,形影不離。
鸚鵡雖美,卻不如鳳兒。哥奴見了鳳兒,垂涎三尺。
一天,哥奴對倩雅道:“二姐姐,哥奴求你一件事……”
倩雅道:“表弟有話請講!
哥奴道:“那么弟就直說,我想向表姐討鳳兒,去做侍婢。”
哥奴討鳳兒,讓倩雅為難了。她思忖了好久,還是舍不得給他,便婉言道:“表弟有個鸚鵡姑娘在身邊,就該知足了。鳳兒這丫頭,在我身邊慣了,我離不開她。假若表弟嫌身邊人少,二姐可以再撥給你兩三個,唯獨(dú)鳳兒不能給你!
哥奴想:哼!你不給鳳兒就算了,兩條腿的人很多,何必要你給!但他卻笑容滿面道:“既然二姐離不開鳳兒,就算了。弟身邊有鸚鵡就夠了,不用二姐給撥婢女。謝謝二姐的好意!
大表姐芳雅,已嫁韋堅。因韋堅被明皇派去疏淮河道,芳雅暫回姜家居住。芳雅知道了哥奴討鳳兒之事,打趣道:“表弟,我送給你一副對聯(lián):鸚鵡雖美怎比鳳,蜘蛛雖巧不如蠶!
芳雅本來只是想逗表弟玩的。想不到她這一打趣,卻給哥奴覬覦鳳兒之志,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他因討不來鳳兒,對二表姐心生妒恨,暗想:我得不到鳳兒,你也別想有!
過了兩天,哥奴帶了鸚鵡邀倩雅去逛假山。假山四五丈高,山崖上有一叢小花,開得甚是美麗,哥奴叫鳳兒去采。
鳳兒不敢違抗表少爺?shù)姆愿,走到山崖邊去采花?br /> 待鳳兒到了山崖邊,哥奴裝作立腳不穩(wěn),一個趔趄撲到鸚鵡身上,鸚鵡身子一傾,正好推在鳳兒身上,一下將鳳兒推下山崖。
倩雅見鳳兒墜崖,驚得變了臉色,哭叫道:“哥奴!你怎么……?!”
哥奴道:“二姐,這不怪我,都怪鸚鵡這個賤婢。我把她交給二姐,任二姐懲罰!”
鸚鵡萬沒料到會發(fā)生這樣的事,也萬沒料到少主會嫁禍于她。婢女是無法申辯的,因?yàn)閼值,她嚇得?zhàn)戰(zhàn)兢兢,跪在倩雅面前,哭道:“鸚鵡該死!鸚鵡不是有心的,請表小姐……”
鳳兒墜崖的經(jīng)過,倩雅看得很清楚,但她無暇理論禍由誰起,急忙下山去救鳳兒。
哥奴臉上浮起一絲陰笑。鸚鵡起來,欲跑下去救鳳兒,卻被哥奴喚住了。
倩雅跑到崖下,見鳳兒臉向下趴在地上,不省人事,臉下有一攤血,以為鳳兒死了,腿一軟坐在地上,哭著抱起鳳兒呼喚。
倩雅喚了很久,鳳兒才悠悠醒來。鳳兒的前額已被石棱磕破,一條臂已經(jīng)折斷。她滿臉血泥,半身濕土,疼得在倩雅懷里瑟瑟發(fā)抖,眼里流著淚,不斷痛苦地呻吟。
倩雅心疼鳳兒,抱著鳳兒哭罵。
芳雅聞聲跑來,看見倩雅和鳳兒的慘狀,也很著急。但她卻有主見,趕忙喚來幾個婢女,將風(fēng)兒攙到屋里,給鳳兒清洗、包扎了傷處,扶她倒在床上。芳雅安頓好了鳳兒,與倩雅急去稟告母親,讓母親給鳳兒延醫(yī)療治。
從此,芳雅、倩雅都不再理哥奴了。
哥奴住在姜家無趣,就帶著鸚鵡回到了李府。
倩雅恨哥奴狠毒,到底寫信把此事告訴了姑父。
李員外接到倩雅控訴哥奴的信之時,正是哥奴被封官的詔告?zhèn)魅肜罡铡R虼,喜訊傳來,全家皆喜,李員外卻憂。他看著倩雅的控訴信,想起了發(fā)生在不久前的另一件事,耳邊仿佛聽到鄰家的咒罵聲。
原來,哥奴愛花,府里有個小花園,他親自下手種植花木,并天天到花園里督促花工們澆水、鋤草、施肥。然而,因?yàn)樗欢B(yǎng)花技術(shù),園里的花開得并不茂美。而且因?yàn)楦缗珱]離開過京城,無法引種異地的名花,所以園里的花也有些單調(diào)。哥奴常以這兩點(diǎn)為憾。
李府的西鄰是富商鄭家。鄭翁也很愛花,因他常年在外經(jīng)商,每遇奇花異卉,即不惜重金,買回植在園中,因此園里的花種類繁多。鄭家花園的花種類豐富,培養(yǎng)又得法,所以每當(dāng)春、夏、秋三季,園里的花總是萬紫千紅,千姿百態(tài),斗艷爭芳,絢爛極了。哥奴每次趴墻偷看鄭家花園,總覺得自家花園遜色,這讓他難以釋懷。
鄭家有兩叢焦根牡丹,一叢叫鑲邊姚黃,一叢叫腰金魏紫。這兩叢牡丹花大、色艷,花開時艷麗灼眼,滿園芬芳。哥奴對鄭家這兩叢花身為垂涎,于是不惜顏面,派管家過府去討花苗。
鄭家怕分根傷本,拒絕了李府管家的請求。
李府管家回來,把鄭家拒絕的話,對哥奴復(fù)述了。哥奴得不到姚黃、魏紫,對鄭家因羨生妒,妒極而恨。一天夜里,哥奴乘鄭家疏忽,派了幾個健壯仆人,翻墻到了鄭家花園,用鍬將姚黃、魏紫及幾株珍稀名花全毀了。
次晨,鄭家發(fā)現(xiàn)嬌花被毀,測度必是李府所為,隔墻咒罵不止。
鄭家的罵聲,驚動了在書房看書的李員外。他查清了此事,就過府向鄭家道歉,這才平息了這場風(fēng)波。
對于這兩件事,李員外想:哥奴如此嫉妒,狠毒,豈能立世!豈能為官?!他越想越怕,就寫了一首詩,告誡哥奴。詩為:
山雞愛艷羽,顧影常自憐;
波暈眼燎爛,墜水亡其身。
孔雀驕麗尾,開屏炫彩錦;
嫉妒靚妝女,奮喙逞兇狠。
禽獸襲天性,惡習(xí)代相因;
吾人蒙教化,良智宜長存!
李林甫赴任前,李員外把他叫進(jìn)書房,把這首詩給他看了,并嚴(yán)肅地對他道:“山雞和孔雀,只覺得自己美,嫉妒他物超自己的美,所以才映水顧影,怒啄靚女。但它們畢竟是禽獸而已,它們的自愛和嫉妒,都是沒有理智的荒唐行為。而我們?nèi)祟愑欣硇、有人性、守五常,怎能像禽獸那樣荒唐、乖戾呢?”
李林甫知道父親的話是有的放矢,但是他卻裝聾作啞,不言不語。
李員外又道:“假若人都失五常、失理性、人性,那就與禽獸沒有區(qū)別,不算人類了。這樣的人,豈能戴上烏紗為官呢?為官者應(yīng)重道德、重人性、講仁義,只有這樣才能匡世道、輔帝君,濟(jì)天下萬民,史筆留芳,光耀門楣。”
李林甫道:“父親大人放心,我一定能光耀李家門楣!
李員外用審視的眼光看著李林甫,輕輕搖了搖頭道:“要想史筆留芳,光耀門楣,必須有經(jīng)天緯地的才能,道德高尚的行為,清正廉明的政績,而你志大才疏,成名成業(yè),全是妄想!
李林甫道:“父親大人,請不要小瞧我。我雖不會寫文、作詩、理財、斷案,但我要官到**,您就擦亮眼睛,等著瞧吧!”
李員外道:“我自知才庸,不愿自毀家名,所以早早致仕回家。你不學(xué)無術(shù),才匱德薄,不要空想凌云!以你的學(xué)識、才能,根本就不能做高官。我只望你修養(yǎng)道德、才學(xué),增強(qiáng)理性,以求能保住咱清白家名!你要謹(jǐn)遵教訓(xùn)!
李林甫立在父親面前受教訓(xùn),如坐針氈。為了早早離開這里,只得曲意討好道:“是。孩兒謹(jǐn)遵父親大人教誨,一定修身養(yǎng)德,謙虛謹(jǐn)慎,絕不再荒唐行事,請父親大人放心。”說完走出李員外書房。
常言“虎豹之子,幼即有吞牛之志”。李員外淡泊寧靜,不鶩高遠(yuǎn),李林甫卻大反父性,不僅志在吞牛,而且志在吞象。此時他官居末品,就想青云直上,官至絕頂。
李林甫初仕之時,正是開元盛世之初。那時明皇繼位未久,勵精圖治,政治清明,以宋璟、張說為相,靠才能、品德擢升官吏。李林甫自知自己才微德薄,不能靠才、靠能、靠德,所以他根本不想立志篤學(xué),自礪養(yǎng)德。他從李員外書房出來,就去找鸚鵡逛花園。
二人到了花園,李林甫看著園里姹紫嫣紅的花,繽紛飛舞的蝶,就把父親教誨他修養(yǎng)素質(zhì)之事忘得干干凈凈了。
別看李林甫貪玩廢學(xué),缺乏文才,卻通達(dá)事務(wù),心計很深。他知道要升官,必須靠有權(quán)、有勢者向吏部力薦,他已打定主意求大舅姜皎去吏部打關(guān)節(jié)、通要律。
姜皎在先朝就為太常卿。李隆基尚未為太子時,就與他過從甚密。后來李隆基誅韋黨,誅太平公主,姜皎均參與謀劃,立有功勛,因此李隆基登帝位后,他受到的恩寵禮遇超過群臣。他可以自由出入明皇的臥室,也常與后妃同桌飲酒,所得明皇的賞賜數(shù)不勝數(shù)。他弟弟姜晦,就是靠他的推薦得官,而且連續(xù)升遷,直至吏部侍郎。當(dāng)時姜皎權(quán)傾朝野,炙手可熱。
宰相宋璟認(rèn)為姜皎的權(quán)勢過大,長此以往,難以控制,就向明皇上書,陳述看法。
明皇覽表,想到先哲“天子之澤,五世而斬”的話,想到歷史上大臣因權(quán)勢過大而遭嫉遭禍的事例,默默點(diǎn)頭。于是暗使中官讓姜皎辭官退隱,并下詔書道:“西漢高祖時的開國將領(lǐng),如韓信、彭越,皆因權(quán)力過大而無法保全身家性命;東漢光武帝時的南陽故友嚴(yán)子陵,則因悠閑無事而長保福祿。姜皎上書辭職,朕詔準(zhǔn)。朕念其功高,其原有散官、勛爵均保持不變。其弟姜晦,由吏部侍郎改為宗正卿!
從此,姜皎在京師府第閑居。可是姜皎雖丟了官,并未失明皇的恩寵,他并不是門外能張羅的冷官,仍常有達(dá)官貴人走動。所以李林甫把自己升官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李林甫雖年輕,也不沉靜,但思想?yún)s很周密。他在決定求姜皎向吏部力薦自己的同時,也想好了去求姜皎的辦法。
當(dāng)時唐朝正以詩取士,很重文才。李林甫怕姜皎考自己的文才,或讓自己即席賦詩,就想讓鸚鵡預(yù)先代作,以備應(yīng)急。
“鸚鵡!崩盍指望W鵡在花徑上走著,李林甫喚道。
鸚鵡道:“請問少爺,什么事?”自從李林甫借她推鳳兒墜崖,鸚鵡一直惱恨李林甫,對他的態(tài)度完全改變了。
李林甫知道鸚鵡因何對他不滿,但是他并不挑破,也并不擺主人架子發(fā)作。
鸚鵡雖是婢女,但她的文才,李林甫卻望塵莫及。他要借助于鸚鵡的文才,去敷衍大舅的考試,所以不得不千方百計喚回鸚鵡對他的好感。
“鸚鵡。”李林甫仍和聲道,“我從來沒把你當(dāng)婢女看,你一定能感覺到。何必把話說得這樣生分呢?”
鸚鵡道:“不管少爺怎樣看待我,我都明白自己是什么身份!彼脑掃是冷冰冰的。
李林甫仍不生氣,平心靜氣地道:“鸚鵡,不要這么說嘛,我是因?yàn)閻勰悖虐涯阌懙缴磉厑怼D翘臁翘煸诒硇〗忝媲,我不過是拿你當(dāng)擋箭牌。我知道表小姐不會難為你,才把你推給她……其實(shí),我是很愛你的,我不把你當(dāng)婢女,我要把你當(dāng)妹妹,將來還要……”他裝著難為情,故意把話止住了。
鸚鵡冰雪聰明,她從李林甫的態(tài)度和語意,已明白了大意。李林甫說出的這句話是鸚鵡期盼已久的,但是此時鸚鵡聽了此話,并不歡喜。
鸚鵡初入李府,見少主李林甫溫和美貌,對他很有好感,因此討他喜歡,愿托絲蘿?勺詮睦盍指﹃幒莺P兒的事,鸚鵡似乎看清了他的廬山真面目,對他心灰意冷了。她想:他的心這樣險惡,將來會是什么下場呢?她覺得自己雖是奴婢,但托身這樣的人,也非心所愿。
“少爺,”她答道:“你喚鸚鵡,究竟何事?”李林甫紆尊降貴,對她這樣表白,讓她的態(tài)度有點(diǎn)升溫。
李林甫道:“鸚鵡妹妹,你讀書多,知識廣,我對你很佩服。聽說一年冬天,武則天和你姨祖母上官昭容游上林苑,武則天乘醉吟了一首狂詩,這首詩,你知道嗎?”
李林甫知道鸚鵡是上官婉兒的崇拜者,料想有關(guān)上官婉兒的事,鸚鵡必知。他想:我現(xiàn)在與鸚鵡談這件事,她必感興趣,假若她會背那首詩,則更好。我就以這首詩為引子,給她出題,讓她給我作一首詩備用。李林甫談這件事,一是為了改變氣氛,二是為了引鸚鵡詩興。
鸚鵡果然對此很感興趣,聽了李林甫的問話,很有得意之態(tài)。她驕傲地道:“當(dāng)然知道。待鸚鵡背給你聽:明日游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發(fā),莫待曉風(fēng)逼!”
“好詩!好詩!”李林甫贊道。他雖不深懂詩,但這首詩明白如話,又鏗鏘有力,天子的尊嚴(yán)和驕傲躍然紙上。他為了討好鸚鵡連連稱贊。
鸚鵡道:“其實(shí)這首詩是姨祖母上官昭容寫的,因是秉則天皇帝的意旨,后人就把它記在則天皇帝的賬上。則天皇帝只懂權(quán)術(shù),會作什么詩呢?”
李林甫道:“對,對。我真沒聽說過武則天會作詩。前朝人都說你姨祖母是則天朝的廣代女才子,文才絕代無雙!
鸚鵡裂開小嘴笑了。她糾正李林甫的話道:“少爺,該是‘曠’代女才子,不是‘廣’代女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