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原為唐太宗的妃嬪,太宗死后,出家為尼。高宗繼位,復被召入宮。為取代皇后位置,武則天一步步實施獨攬大權的計劃,皇宮成了陰謀與暗殺的場所。
武則天不僅是歷史上唯一的女皇,還一向飽受爭議。有人說她罪不可赦;有人說她功在千秋……對權力的執著欲望貫穿了武則天的一生。
本書的內容詳細生動地講述一位偉大的中國女性如何從卑微、附庸的妃嬪變身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生動傳奇。
一本書講透中國古代女人的權力心術,生動詮釋古代女性與權力驚撼媾和的宮闈心計:色媚、隱忍、陰毒、懷柔、狠厲、絕情……解密武則天最隱忍、最狠厲、最孤絕又最輝煌的一生,再現盛世大唐最陰暗、最情色、最血腥的權力爭斗;
一本精彩詮釋中國古代女人只有在床上先征服男人才能在權力場上征服天下的最經典教材,生動描寫了武后的從容鎮靜,老成練達,雖然難以洗滌其殘忍毒狠之罪,卻是人人敬佩。
她做皇后28年,皇太后7年,后以本人名義做皇帝15年,茲后唐朝其他15個皇帝也全是她的孫輩和后裔。所以,縱是武則天的頭銜一改再改,她仍是唐朝的祖先和國母。以一個篡位而顛倒朝代的人物,又在太廟里千秋享配。
雖然她在位間任用酷吏以強硬的手段統治她的王朝,但并沒損害整個中華帝國的元氣,并使中華帝國順利地進入第二個黃金時代……
文壇大家余世存、岳南、天下霸唱、賈志剛鼎力推薦!迄今為止,最生動、最詳細、最深刻的武則天作品。
男寵、篡位、情欲都是表象,武周時代是一個遠比你想象中更復雜、更精彩、更驚心動魄的時代!作者對歷史挖得更深,寫的更透,故事更猛!為你再現盛唐背后最隱秘、最精彩、最驚心、最陰暗的權力游戲。歷史就是要有料、有趣,才有看頭!
新一代非虛構歷史領軍人物——宗承灝,文字如刀,抽絲剝繭,見解獨到,《出軌的盛唐:武后》是其數年磨一劍的作品。
這是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她是這個歷史上空前絕后的女皇,她是歷史,也是傳奇!真實再現中國歷史生存法則及后宮內幕!全景式展現中國歷史上唯一女皇最隱忍、最狠厲、最孤絕又最輝煌的傳奇人生!值得你細細品味。
宗承灝,安徽作家,新一代非虛構歷史作品領軍人物,專注于分析和結構中國歷史上各大利益集團的生存競爭和博弈規律。文字如刀,抽絲剝繭,往往一針見血切中問題之要害。文字輕松,說史透徹。力圖從歷史深處找出被人有意無意埋沒的玄機和真相。國內多家刊物專欄作者。
已出版《官家定律》《灰章程》《灰色生存》《跑偏的帝國——大明王朝誰當家》、《生存的邏輯》、《大唐帝國》、《竊唐》等十余部作品。
其中《灰色生存》榮獲“2011年度新浪中國好書榜年度歷史類十大好書”。
第一章武家的祖墳上冒了青煙
第二章奇人袁天罡的驚天預言
第三章宮墻深深深幾許,凋零了花樣年華
第四章臨幸后的龍榻上,鮮血如一張命運的地圖
第五章深不可測的君心
第六章感業寺,青燈不解梵唱
第七章陰謀者的假面與誓言
第八章厚厚的羅帳后,一雙獵鷹般的銳利眼睛
第九章廢后,一場充滿陰謀的權力角逐
第十章逼死長孫無忌的幕后黑手
第十一章歷史謎團中,嬰兒伸出的絕望雙手
第十二章"桐木人"事件與她的政治底牌
第十三章生死攸關的一步棋
第十四章皇后很生氣,后果很嚴重
第十五章關隴集團和武后勢力的短兵相接
第十六章不露聲色的棋手才最可怕
第十七章一場撲朔迷離的大戲
第十八章用敵人的血喚醒自己內心深處的雄性激素
第十九章你拿我當病貓,我就拿你當死貓
第二十章上官儀事件引發的血案
第二十一章贏得皇帝,就贏得了一切
第二十二章一朵復仇的妖花
第二十三章夫妻、父子之間的三角格局
第二十四章失去控制的權力天平
第二十五章暗流涌動的大唐,令人不寒而栗
1.
武則天之所以停步不前,坊間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那就是“唐三代后,女主武王當有天下”的讖語。這種讖語對于中國歷史來說并不陌生,相信或者不相信,總會有一部分人因此背了黑鍋,也有一部分人從中撈到了好處。
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三月,太白金星多次在白天出現。自古以來,這一奇異的天象常常被人看作是更換天子的征兆。讖語和謠傳在都城長安的街巷坊間悄悄流布,經由朱雀天橋浸漫于皇城禁苑,讓每一個局中人為之心亂。
在宮廷內部,一度盛隆祥瑞的貞觀治世現已被一線陰霾籠罩。皇太子李承乾于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發動的旨在篡位的宮廷謀反雖然很快得以平息,但它似乎已昭示出日后一系列重大變故的相繼發生。
三月十二日凌晨,太史令李淳風突然奉詔入宮。作為掌管天象、編修歷法的卜祝史官,李淳風曾經多次被太宗李世民召見。當他的坐騎穿過城北的一排牒樓,來到灞水沿岸的沙堤上時,皇宮的威嚴氣息讓李淳風突然意識到,皇帝陛下此番召見有些不同尋常。
眼下雖值初春,但長安城中依舊是一派深冬景象。灞水兩岸寒鴉麇集,枯樹和宮墻在晨曦中沉睡。在遠處的終南山巔,經年的積雪尚未融化。馬隊進入中央南門之后,很快踅入一條便道,繞過太極殿西側巍峨的護墻,徑直朝太宗皇帝的寢宮走去。
太宗皇帝看上去一夜未睡,略顯浮腫的臉上布滿愁容。盡管他強打精神,勉力支撐,但仍然遮掩不住一臉遲暮倦態,這讓李淳風略感意外。
太宗皇帝知道李淳風精通天文歷數及陰陽之道,正因為如此,才讓他擔任太史令。
李淳風不負圣望,到太史局后發明了渾天儀,其形狀與今天的地球儀相似。李淳風又根據渾天儀完成了渾天說,認為天體的形狀,如同鳥蛋,天地之間的關系,就像蛋白包著蛋黃,并可測定兩者之間的距離和角度。
和李淳風一番寒暄之后,李世民臉色微變,將談話內容引入正題,問道,近來太白金星時常于白天出現,不知預示怎樣的吉兇禍福?
李淳風略一思索,隨即答道:“日月星辰變異之象在歷朝歷代都會出現,不過眼下太白金星的出現和坊間流傳的《秘記》有關。”
太宗皇帝雖然不愿意聽到這句話,可李淳風還是要說:“據《秘記》上說,唐朝三世之后,有武氏起而滅之。”
太宗皇帝一把抓過李淳風的手,急切地問道:“如果天命已現,卿當直言相告。”
李淳風不敢隱瞞,只好直言相告:“此人身居宮中,有可能就在皇帝身邊。”太宗李世民聞聽此言,臉色陡變,繼續追問道:“既然此人已在宮中,若將他除滅,以為如何?”
太宗急于想從李淳風那里獲取破解兇兆之法,可李淳風告訴他:“現在除滅,時機未到,要順應天命,待到30年后,此人已老,災難自然會化解。如果現在違天意將此人殺害,天命或許會帶來更厲害的人物,天降的災難將會更大。如此,可能使皇上的子孫都受到傷害,情況將會變得更加可怕。”
太宗皇帝陷入了沉思,過了很長時間,他仿佛想起了另外一件事。他再次詢問李淳風:“聽說你和術士袁天罡正在合寫一部天地衰變的推背圖,不知圖中是否推衍了大唐的未來?”
李淳風不覺一愣。除了袁天罡之外,他們在終南山麓的清風觀合演推背圖一事絕無外人知曉,不知太宗皇帝從何處洞悉此事。
李淳風只得據實稟告:“此圖系由《周易》推化而來,現尚未齊備,不敢以此擾亂圣聽。”
李世民因為尊重李淳風的才學及預言能力,才沒有憤怒地追究對方的責任。盡管李淳風是飽學之士,但在古人無法解釋清楚的自然科學面前,他卻用預言來推導未來。李淳風的預言,讓太宗皇帝不免心生恐慌。
李淳風說到這里,臉色也在話語流轉之間變得蒼白,他相信自己的研究結果,相信自己的直覺。他說的一切,將會在數年之后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