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清季民初學制、學堂與經學關系的研究,以近代中西學關系的消長為背景,梳理了科舉不能容納西學之后,中學進入新式學堂分科設學的架構,被西學分解重組,以致經學*終因難以調試而被迫退出的歷史進程。經學退出的問題,反映了近代中西文化的此消彼長。而中西文化的優劣短長,也是近代中國長期存在的科舉與學堂之爭的主題。經學進出學制與學堂,恰能呈現相關歷史進程與軌跡,可說是認識近代經學歷史命運的重要途徑。相關問題的探討,可以具體展現近人如何用西式統系來條理中國固有學問,避免簡單判定經學退出歷史舞臺的復雜性,借此深入了解困擾民國時期思想、文化和學術的癥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