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結構與企業價值創造》旨在分析融資結構的影響因素以及其與企業價值創造之間的作用機制,檢驗融資成本與企業價值創造能力的關系,優化融資結構,增強提升自身價值創造的能力,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結合理論界與實務界相關研究觀點,構建優化企業融資結構、提升企業價值創造的實現路徑,為企業價值創造的理論與實踐提供建議。
資本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如何有效開展融資,選擇合適的融資模式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不同的融資結構代表公司有不同的治理機制。股權融資代表公司內部的層級治理,債務融資代表外部市場治理。企業在尋求融資的過程中,融資方式、融資對象等融資結構對企業價值創造產生重要影響。在企業融資過程中,即在企業的總資本中,股權資本和債權資本的構成、比例關系及其融資成本的不同導致不同的企業價值創造。在信息不對稱理論下,內部融資優于外部融資。股權融資與債務融資也存在融資偏好。其中,股權融資通常具有以下優勢:首先,可以為企業提供無抵押擔保的穩定資金,支持企業擴大再生產;其次,可以為企業提供長期的研發和創新資金,以及股權投資在未來可能的高回報激勵下,企業能夠承受更高的風險;再次,可以分散企業經營風險,不會增加企業的財務風險;最后,可以使企業治理更加規范,有助于提高企業決策和管理的科學性。股權融資也有缺點:一方面,道德風險的存在,使經營者可能為了自身利益損害股東利益;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可以獲得低成本的股權融資資金,過度投資將導致資金使用效率下降。企業在不同的生命周期其資金來源有不同的融資偏好和現實選擇。從資本成本和收入分配的角度來看,企業融資方式,如股權融資、債務融資和內生融資,不同模式選擇對企業價值創造產生不同的影響。
價值創造是指企業生產并提供滿足目標客戶需求的產品或服務的一系列經營活動及其成本結構。價值是成品的使用價值,影響價值創造的主要因素有投資資本回報率、資本成本、增長率、可持續增長率,而它們同樣也是影響財務戰略選擇的主要因素。企業價值創造與融資結構密切相關,融資結構是否優化直接影響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順利進行。此外,融資結構還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稅收、財務狀況和代理成本。它不僅影響企業的資本成本和總價值,還影響企業的治理結構和管理者行為,對企業的價值創造產生重要影響。隨著融資結構理論的發展,人們逐漸發現,融資結構不僅是一個靜態的現金流量分配問題,更是一個所有權和控制權的實現問題。構成融資結構的股本和債務不僅是企業重要的融資工具,也是非常重要的控制權基礎和治理工具。兩者之間的具體比例和構成將形成具體的控制權結構和公司治理機制。如果企業融資結構不合理,將影響公司的控制權安排和治理效率,導致公司價值下降。公司價值的下降將直接導致融資結構的動態變化——公司控制權的轉移。而控制權轉移的結果將通過融資結構和控制權的重新配置對公司價值產生影響。
合理的融資結構不僅可以提高價值創造、提升企業價值,還可以進一步優化企業治理結構,既使企業融資結構更加合理,又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發展壯大。然而,關于融資結構與價值創造之間的關系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較高的資產負債率可以為企業帶來更好的效益,即融資結構與價值創造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另一種觀點認為,資產負債率越低,企業效益越好,即融資結構與價值創造之間存在負相關關系。這兩種不同的觀點都有其支持者,并在實證分析中得到了證實。針對不同研究對象和不同研究背景的研究結果表明,企業融資結構與價值創造的相關性受研究對象和研究環境的發展影響,即在不同背景下尋求兩者之間的合理關系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
本書在寫作過程中的總體思路是:①論述融資結構形成的融資結構理論溯源和價值創造理論,界定融資結構以及價值創造的含義,其中包含融資結構的發展歷程、價值創造的衡量方法、使用博弈論分析融資投資等;②分析融資結構與價值創造的理論關系;③融資結構與企業價值創造運行機制及案例分析;④融資結構與高技術產業發展的關系,分析融資結構與價值創造的研究現狀,以河南省上市公司作為小樣本進行實證分析;⑤提出了我國上市公司優化融資結構的措施,融資結構提升企業價值創造的對策建議。本書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為導論,主要界定和說明了本書的研究背景、研究意義、研究現狀、研究思路和研究內容,目的在于為以后各章做好鋪墊,同時對本書的讀者也起著導讀的作用;第二章為融資結構理論綜述,主要從早期融資結構理論、傳統融資結構理論以及現代融資結構理論三個方面對于融資結構進行理論綜述,該部分是研究的理論基礎;第三章為融資結構與價值創造關系綜述,論述了價值創造的含義及評價指標體系,以及價值創造與融資結構的相互作用;第四章為融資結構與企業價值創造運行機制研究:基于創新驅動背景,研究創新驅動對企業價值創造的影響和優化融資結構促進價值提升;第五章為融資結構與企業價值創造的實證研究,分析融資結構與價值創造研究現狀,以河南省上市公司和高技術產業公司作為樣本進行實證分析;第六章為優化融資結構提升企業價值創造的措施,并提出了相關的對策建議。
由于國內外專家學者對融資結構理論與價值創造相關關系的研究結論不盡一致,加上筆者理論學術水平、經驗的不足等方面的因素,本書在研究的深度、廣度和實用性等方面有許多值得商榷之處,希望相關行業專家、學者和廣大讀者不吝賜教。
柴玉珂,管理學博士、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財務會計與創新業績評價。河南省會計領軍人才(學術類)、河南省高層次人才(C類)。近年來,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主持完成教育部產學研課題和省級項目多項;已出版專著2部,參編教材4部。河南省本科高校“會計學原理”課程思政樣板課程負責人,河南省一流本科課程Intermediate Financial Reporting(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負責人,長期致力于財務會計相關理論與實務等課程教研工作。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意義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義
三、研究目標
四、研究結論
第二節 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國外研究現狀
二、國內研究現狀
第三節 研究內容與方法
一、研究內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融資結構理論綜述
第一節 融資結構理論發展歷程
一、早期企業融資結構理論
二、舊企業融資結構理論
三、新企業融資結構理論
四、后融資結構理論
第二節 現代融資結構理論的新發展
一、融資結構與行為金融學
二、融資結構與企業外部環境
三、融資結構和產業生命周期
第三節 融資結構影響因素的理論分析及研究綜述
一、國家因素
二、宏觀經濟因素
三、法律制度因素
四、行業因素
五、產品市場競爭因素
六、公司規模特征因素
七、公司治理因素
第四節 理論研究總結
一、結論
二、創新點
三、不足
第三章 融資結構與價值創造關系綜述
第一節 價值創造概述
一、價值創造
二、價值創造的評價指標體系
第二節 融資結構與價值創造關系的文獻綜述
第三節 融資結構與企業價值創造的相互作用
一、融資結構與價值創造相互作用分析
二、融資結構與價值創造關系的動態分析
……
第四章 融資結構與企業價值創造運行機制研究:基于創新驅動背景
第五章 融資結構與企業價值創造的實證研究
第六章 優化融資結構提升企業價值創造的措施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