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政務數據”為研究對象,基于數字經濟理論,針對政務數據資產化存在的技術性和非技術性障礙問題尋求解決方案。從政務數據安全化、標準化、價值化等技術性方面和數據屬性、權屬界定、法律法規、制度監管等非技術性方面,結合數字經濟理論,采用GRA 與FCA 相結合的方法,從影響政務數據資產化的眾多影響因素中識別出關鍵的影響因素。根據上述方法,本書得出如下結論:政務數據資產化過程的影響因素分為技術處理因素和市場化因素。其中,兼容性、數據保密制度化、具有足夠的財政投入、數據屬性明確和優化數據評估體系為政務數據資產化的重要影響因素;法律配套的完備性、規范監管和數據權屬明晰為政務數據資產化的一般影響因素。政務數據資產化路徑為在數字經濟驅動下政企合作模式。在數字經濟的背景下,對政務數據資產化的研究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即本書認為政務數據資產化是一個“二過程、四階段”的演化過程,該理論對現有政務數據資產管理理論是一個有益的補充和完善;同時又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對我國各地政府推動政務數據資產化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借鑒作用。
適讀人群 :對政務數據感興趣的政府人員、企業管理者和研究員 本書以數字經濟驅動下政務數據資產化為研究目標,基于數字經濟和政務數據資產管理的新發展,立足于國內外數據安全化、標準化、價值化及市場化等研究成果之上,探究政務數據資產化的創新策略和實現路徑。在數字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國政府迫切需要建立符合時代需求的政務數據資產管理模式。因此,本書提出了與政務數據資產化相關的概念、理論、創新策略及實現路徑,完善和發展了傳統的政務數據資產管理理論,對現有的資產管理理論是一個有益的補充。
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已成為驅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種新型“資本”要素,可以將數據看成是陸權、海權和空權之外的第四種國家戰略資源,可謂未來的“新石油”。通過政府和企業合作開發、分析挖掘和交易政務數據,實現政務數據的資產化。一方面,能使政府的服務和決策能力形成質的提高;另一方面,政務數據資產化將產生新知識和新資本,并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政務數據資產化過程存在如下問題與困難:①政務數據往往包含大量的敏感信息,在其資產化的過程中有被泄露的風險;②政務數據存在“各自為政、條塊分割、煙囪林立、信息孤島”的現象,缺乏統一規范和標準;③政務數據資產是一種典型的虛擬性和資源性資產,其價值難以量化;④政務數據的資產屬性和權屬難以確定,在國家層面缺少相應法律法規的支撐等。這些現象和問題成為制約我國政務數據資產化的主要瓶頸。
本書以“政務數據”為研究對象,針對政務數據資產化存在的技術性和非技術性障礙問題尋求解決方案。從政務數據安全化、標準化、價值化等技術性方面和數據屬性、權屬界定、法律法規、制度監管等非技術性方面,結合數字經濟理論,采用GRA與FCA相結合的方法,從影響政務數據資產化的眾多影響因素中識別出關鍵的影響因素。根據上述方法,本書得出如下結論:政務數據資產化過程的影響因素分為技術處理因素和市場化因素。其中,兼容性、數據保密制度化、具有足夠的財政投入、數據屬性明確和優化數據評估體系為政務數據資產化的重要影響因素;法律配套的完備性、規范監管和數據權屬明晰為政務數據資產化的一般影響因素。政務數據資產化路徑為在數字經濟驅動下政企合作模式。在數字經濟的背景下,對政務數據資產化的研究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即本書認為政務數據資產化是一個“二過程、四階段”的演化過程,該理論對現有政務數據資產管理理論是一個有益的補充和完善;同時又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對我國各地政府推動政務數據資產化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借鑒作用。
任泳然,經濟學博士,多年銀行、基金管理公司和上市公司從事資金管理、財務管理和投資管理經驗,現任廣東金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負責公司大數據業務,對政務數據的開發應用頗有研究。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數字經濟的發展概況
1.1.2 政務數據資產化的必要性
1.2 研究問題
1.2.1 政務數據技術處理過程
1.2.2 政務數據市場化過程
1.2.3 政務數據資產化難題
1.3 研究意義
1.3.1 理論意義
1.3.2 現實意義
1.4 研究目標、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目標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 研究創新
1.5.1 視角創新
1.5.2 觀點創新
1.5.3 方法創新
第2章 相關理論及研究綜述
2.1 政務數據資產化的理論基礎
2.1.1 數字經濟理論
2.1.2 電子政務治理理論
2.1.3 數據共享協同理論
2.1.4 電子政務服務創新理論
2.1.5 信息技術基礎理論
2.2 政務數據資產化的文獻綜述
2.2.1 數據安全與脫敏的研究
2.2.2 數據標準化的研究
2.2.3 數據價值評估的研究
2.2.4 數據市場化的研究
2.3 文獻評述
第3章 國際經驗及政務數據資產化的作用機理
3.1 國外的發展經驗
3.2 國內的發展現狀
3.3 對比分析
3.3.1 法律法規方面的對比分析
3.3.2 專業機構的對比分析
3.3.3 數據安全方面的對比分析
3.4 政務數據資產化的作用機理
3.4.1 政務數據資產化的內涵
3.4.2 “ 兩個過程、四個階段”的相互作用關系
第4章 政務數據的技術處理過程
4.1 政務數據安全化
4.1.1 政務數據安全化問題的分類分級
4.1.2 政務數據脫敏算法
4.1.3 脫敏政務數據標準化預處理
4.2 政務數據標準化
4.2.1 我國政務數據標準化體系進展
4.2.2 我國政務數據標準化存在的問題
4.2.3 元數據標準化方案
4.2.4 我國政務數據標準化方案
4.2.5 政務數據價值化的預處理
4.3 政務數據價值化
4.3.1 數據評估方法的比較分析
4.3.2 層次分析法(AHP)介紹
4.3.3 政務數據資產價值的影響因素
4.3.4 政務數據資產價值的構成指標
4.3.5 構成指標計量
4.3.6 層次分析法(AHP)的步驟
4.4 案例分析
4.4.1 安全化示例
4.4.2 標準化示例
4.4.3 價值化示例
第5章 政務數據的市場化過程
5.1 政務數據市場化存在的問題
5.2 政務數據市場化的主體關系
5.2.1 數據供給側
5.2.2 大數據平臺
5.2.3 數據消費側
5.3 政務數據市場化模式
5.3.1 政務數據交易
5.3.2 政務數據共享
5.3.3 政務數據分析
5.3.4 政務數據產品
第6章 政務數據資產化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6.1 影響因素實證方法研究
6.2 影響因素集
6.2.1 政務數據安全化的影響因素
6.2.2 政務數據標準化的影響因素
6.2.3 政務數據價值化的影響因素
6.2.4 政務數據市場化的影響因素
6.3 實證模型選擇
6.4 灰色關聯度與模糊聚類模型
6.4.1 灰色關聯度分析法
6.4.2 模糊聚類模型
6.5 實證分析
6.6 結果分析
6.6.1 關鍵影響因素分析
6.6.2 一般影響因素分析
6.6.3 其他影響因素分析
第7章 創新策略與對策建議
7.1 創新策略
7.2 實施路徑
7.2.1 建立政務數據合作運營企業
7.2.2 政府信息全面數據化
7.2.3 建立政企合作管理制度
7.2.4 建立擁有政務數據分析能力的專業團隊
7.3 政策建議
7.3.1 政府層面
7.3.2 市場層面
7.3.3 技術層面
7.3.4 企業層面
第8章 結論與展望
8.1 結論
8.2 展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