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等衛生職業教育護理專業“雙證書”人才培養“十二五”規劃教材:精神障礙護理技術》根據“必需”“夠用”的原則精選內容,介紹精神障礙的基礎知識、精神障礙護理學的基礎理論與基本護理技能。
《全國高等衛生職業教育護理專業“雙證書”人才培養“十二五”規劃教材:精神障礙護理技術》結合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最新考試大綱的要求,在內容編排上既充分考慮知識的系統性,又突出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的重點內容,可以作為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的參考書籍。《全國高等衛生職業教育護理專業“雙證書”人才培養“十二五”規劃教材:精神障礙護理技術》可供護理、助產等專業使用。
精神障礙護理技術是建立在一般護理技術基礎上的專科護理技術,它以精神障礙患者為服務對象,為精神障礙患者護理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南,最終使精神障礙患者達到心理和社會功能的全面康復。精神障礙護理既是精神醫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現代護理的一門專業基礎學科。為了貼近職業教育“工學結合、課證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貼近崗位對專業人才知識和能力的需求,我們根據教學及臨床實踐中的經驗,參考國內外精神醫學、護理學的研究成果,編寫了這本精神障礙護理技術教材。
本書緊緊圍繞高等護理人才的培養目標,突出“三基”(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體現“五性”(思想性、科學性、先進性、啟發性、實用性)。本書根據“必需”與“夠用”的原則精選內容:緒論至第三章介紹精神障礙護理的發展簡史、精神障礙的基礎知識、精神障礙護理的基礎理論與基本護理技能;第四章至第十一章介紹常見精神障礙的護理;第十二章至第十三章介紹精神障礙護理的專業理論與特殊方法。通過對本課程的理論學習和實訓,使學生掌握各種精神障礙的治療原則、潛在的護理問題與護理措施,使學生記住常見的精神障礙護理的基礎理論與基本護理技能,使學生能正確處理各種精神障礙的常見護理問題。
本書結合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最新考試大綱的要求,在內容編排上既充分考慮知識的系統性,又突出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的重點內容,可以作為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的參考書籍。本書按40學時編寫。各校既可根據實際情況選取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還可選取部分章節作為選修課內容使用。
晏志勇,男,江西護理職業技術學院醫學技術系主任,省衛生廳社區衛生專家、中華誤診學雜志特約審稿人,從事社區護理、精神病護理等課程教學、科研25年。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精神障礙護理技術的基本概念及學科特點
第二節 精神醫學及精神障礙護理發展簡史
第三節 精神障礙護理的基本理論
第四節 精神科護理人員的角色與素質要求
第二章 精神障礙的病因、分類與癥狀學
第一節 精神障礙的病因學
第二節 精神障礙的分類
第三節 精神障礙的癥狀學
第四節 精神障礙的常見綜合征
第三章 精神科護理的基本技能
第一節 治療性護患關系的建立
第二節 精神障礙護理觀察與記錄
第三節 精神障礙基礎護理
第四節 常見危機狀態防范與護理
第四章 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護理
第一節 精神分裂癥臨床特點
第二節 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護理
第五章 情感性精神障礙患者的護理
第一節 情感性精神障礙臨床特點
第二節 情感性精神障礙患者的護理
第六章 神經癥與癔癥患者的護理
第一節 神經癥概述
第二節 焦慮癥
第三節 強迫癥
第四節 恐懼癥
第五節 軀體形式障礙
第六節 神經衰弱
第七節 神經癥患者的護理
第八節 癔癥概述
第九節 癔癥患者的護理
第七章 器質性精神障礙患者的護理
第一節 腦器質性精神障礙
第二節 軀體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礙
第八章 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患者的護理
第一節 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的疾病概述
第二節 常見的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
第三節 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患者的護理
第九章 應激相關障礙患者的護理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應激相關障礙患者的護理
第十章 心理因素相關的生理障礙患者的護理
第一節 進食障礙的護理
第二節 睡眠障礙患者的護理
第三節 性功能障礙患者的護理
第十一章 兒童及青少年精神障礙患兒的護理
第一節 精神發育遲滯
第二節 兒童孤獨癥
第三節 注意力缺陷與多動障礙
第四節 品行障礙
第五節 兒童及青少年情緒障礙
第十二章 精神障礙的治療與護理
第一節 藥物治療過程的護理
第二節 電休克治療過程的護理
第三節 心理治療及其他
第十三章 精神障礙患者家庭護理及社區精神衛生
第一節 精神障礙患者的家庭護理
第二節 社區精神衛生實訓指導
實訓一 精神障礙的常見癥狀
實訓二 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護理
實訓三 情感性精神障礙癥狀與護理
實訓四 神經癥與癔癥患者的癥狀與護理
參考答案
參考文獻
精神障礙護理學是建立在一般護理學基礎上的專科護理學。它以精神障礙患者為服務對象,為精神障礙患者護理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南,最終使精神障礙患者達到心理和社會功能的全面康復。
精神障礙護理學作為一門專科護理,相應地具有它的特殊性。
第一,它更加注重對患者的心理體驗和為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精神障礙患者的心理體驗一部分圍繞精神病理現象,如幻覺、妄想、強迫、焦慮等內容;另一部分則圍繞現實的煩惱,比如升學、就業、人際關系和生活問題等。兩者既相互關聯,又相互影響。護士在臨床接觸患者的過程中,對前者應當無爭辯地傾聽患者訴述,對后者則可以采取必要的積極措施給患者以適當的幫助和改進。
第二,更加強調護患溝通以及溝通技巧的運用。有效的護患溝通技巧不僅有利于促進和諧的護患關系,更有助于防范可能的醫患矛盾和與患者相關的安全風險,如自傷、攻擊等。
第三,更加需要深入了解患者的社會、家庭以及個人生活的背景;提供健康教育與咨詢,切實幫助患者更好地適應后精神障礙的生活。精神障礙的發生、發展與表現比其他任何障礙都更容易受患者生活背景的影響,現實生活中的應激性事件也更容易影響到患者病情的轉歸與發展。只有切實了解到患者或其家庭所真正關注的焦點問題,對患者的影響和幫助才能夠真正做到最大化。
第四,更加突出對患者軀體、攻擊、自傷(殺)等風險因素的評估。精神障礙的患者合并其他軀體疾病的現象是非常常見的,但往往因為其突出的精神病理現象而被掩蓋或者忽視。精神障礙患者,尤其是急性期住院患者都存在程度不等的沖動、自傷或者自殺風險的可能性。因此,精神障礙的臨床護理對患者的軀體狀況、攻擊行為、自傷(殺)等風險的評估應該是例行常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