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998 愛是青春最好的禮物》是一本關于愛和成長的書。
重度幽默癥患者、生于1998年的小妖,漫不經心地記下了生活中的點滴,她寫到了“不著調”的父母、個性十足的同學、甚至寫到了早戀、超生等“敏感”話題。她對這些問題,有自己的感知和思考,不糾結迷茫,而是致力于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和快樂。
這些童言無忌的文字,讓人讀得哈哈大笑,又內心柔軟。它顛覆了寫模式作文的中學生對于寫作的認識;書里更沒有傷痛、沒有45度角仰望天空,只見風趣明朗、格局開闊,這才是青春寫作該有的樣子,又何嘗不是寫作最高的境界?!
賺足笑聲之外,你會看到一個被愛包圍但從不任性的孩子,以及看似“奇葩”確給了孩子最正確愛的家長。
泰戈爾曾這樣描述如何去愛別人:
“讓我的愛像陽光一樣的包圍著你,又給你光輝燦爛的自由。”
父母對孩子的愛正當如此,恰當的愛是給孩子最好的教養。
如果你覺得“陽光”、“自由”這些詞太過抽象,翻翻這本書,小妖的故事能給你答案。
如果你的童年布滿了晦暗、憂傷,這本書傳遞的溫熱更能幫你撫平些許童年創傷。
希望《生于1998 愛是青春最好的禮物》,能暖到更多的人。
★《現代教育報》《作家文摘》《語文報》《光明日報》等上百家傳媒媒體人,十六位作家、教育學家聯名推薦。
★它是寫給孩子看的:不憂傷、不疼痛,只見開闊、風趣,創青春寫作清爽之新風:
★它是寫給家長看的:寫實版《家有兒女》,帶你瞄看孩子的世界,學會如何做家長;
★它是寫給童年晦暗的你看的:讓你笑到飆淚,用歡笑和愛抹平你的童年創傷;
★它是寫給你的全家人看的:全程笑點+少量淚點,木有尿點;一本書,溫暖一家人;
★它最想告訴每個人:從出生到十六歲,成長這事兒本可以如此快樂。
序1:每一片麥田,都有守望者
路靜文(《語文報?青春閱讀》執行主編)
讀小妖(李芷若)的文字,常常會忍不住笑起來。坦誠、真實、機智、風趣、不做作,再加以畫面感超強,于是讀這些文字,就像看一場輕松有趣的電影。
和爸爸、媽媽、同學在一起的趣事,寵物小狗球球的各種萌態,固然讓人忍俊不禁,一般中學生寫作也多有涉及,但讓人驚訝的是,在一般父母眼里,非常嚴重、可能會影響孩子成長的事件,如轉學,同學早戀、懷孕、退學混社會等等,小妖都舉重若輕,娓娓道來時能輔以自己的認識和思考,這個讓我頓時對小姑娘大力點贊的同時,對其父母有了深深的欽佩之情。
看著是自由無限,其實小妖的父母,尤其其父親可謂用心至極。從小妖的文字里能夠讀到的是,他給了孩子足夠的尊重、包容、理解,又總在恰當時刻,跟孩子探討種種現象,提高孩子的認知水平,以及對社會不良習氣的免疫能力,這些可比考試第一名、學科競賽一等獎重要的多啊!他對小妖的愛,正如泰戈爾的一句詩:讓我的愛像陽光一樣包圍著你,而又給你光輝燦爛的自由。
養孩子的理想境界當如此吧:不是給他搭建能免疫一切病毒的溫室,而是以潤物無聲的手段,培養起他的思考認識判斷能力,讓他有自己的定見,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孩子果真如此,父母還用發愁他的將來嗎?
小妖,真名李芷若,乳名小妖。1998年生于豫西北一個小鎮,小學五年級時隨父母到北京,后到河北、天津讀初中、高中,現留學澳洲。《生于1998》記錄的是她在國內的經歷。
序1 每一片麥田,都有守望者
序2 就這樣幸福
小時候
穿40碼鞋的女生
親愛的“臭臭”
球球是條狗
異食癖
我的外號
小情人
康璽不是康熙
康康和圓圓
誰更幼稚
我和彤彤
亂七八糟約等于幸福
超生者小白
換手機
我的土豪同學
練簽名
不著調老媽
不著調老爸
離家出走
一家四口
報復老爸
遺傳與變異
我的作家老爸
跑調與譜曲
家長會
叫家長(一)
叫家長(二)
叫家長(三)
開明父母
無人表白
不嘮叨
異次元空間
洗澡
大便星人
在醫院
傷者為大
轉學達人
跳槽犯老爸
媽媽的味道
悲傷的茄子
幸福時光
在天津的鄉下
胡思亂想
毀小說
廁所讀物
無聊的游戲
請假記
減肥記
我的奇葩同學
我的奇葩老師
背單詞
臉皮薄
怕打針
妹紙認證
衰!土豆
像小明一樣奇葩
蒙答案
惡心
假期作業
生日禮物
空巢老人
在一起
附錄:親愛的小妖
后記 愛是青春最好的禮物
爸爸的小情人
124 我是1998年出生的。生于1998的好處是,剛滿兩歲就跨了兩個世紀。這是我一直引以為豪的事情。
125 我有個表弟是2000年生的。太悲哀了。他就算活到了99歲,也跨不了一個世紀。
126 我要是能活到103歲的話,就能跨三個世紀了。
127 老爸得意洋洋地說,我能兩歲就跨世紀,全部是他的功勞。如果不是他早戀、早婚加早育的話,我估計到了七老八十,也不一定能跨個世紀玩兒。
128 老爸生于1975年,22歲時結婚,23歲有了我。的確有點早。
129 上次他帶我出去吃飯,飯桌上的一個叔叔,跟他一般大,現在還沒結婚呢。
130 老爸常常得意洋洋地講起,他在雜志社工作的時候,編輯部有位校對大姐,熱情地拉他出去吃飯,飯桌上介紹一個女孩子跟他認識。原來是要給他介紹對象。
131 還有,他們雜志社有個網站,網站有個女編輯,每天到了飯點就會在OC上跟他打招呼,叫他一起去吃飯。這樣吃了一星期之后,老爸說自己覺得有點不對勁,就在跟人家聊天時,故意提到“我女兒”。那個女編輯一愣神,問:“啊,你都有女兒了?”“是啊,今年已10歲了(這是2008年的事),給你看,她照片。”
132 從那天起,女編輯去吃飯時再也不叫他了。
133 這兩個故事他講了N多遍,聽得我耳朵起繭。
134 所以你明白吧?我老爸實在是一個極度自戀的人哪。
135 對了,那家雜志叫《都市主婦》,我每次提到這個雜志名都會忍不住哈哈大笑。《都市主婦》,他一個大男人,在那里!當編輯!而且是!唯一的!男!編輯!
136 離開雜志社后,老爸去了一家網絡公司。同事們大都比他年齡小一點,也就五六歲吧,所以都叫他“鲆哥”。后來有一次他們開年會,可以帶家屬,就把我帶去了。
137 “鲆哥”竟然有個這么大的女兒!所有的人都震驚了!
138 我很有禮貌地叫他們叔叔阿姨。他們都很不爽,嚴令我只能叫哥哥姐姐。
139 當然,老爸也自動升了一輩。從那次年會之后,大家就都開始叫他“鲆叔”了。
140 今年我15歲,已經跟老爸一般高了。他帶我出去見朋友,常常不著調地說:“這是我小情人。”
141 還真有人信。
142 老爸現在的單位,我也去參加過一次年會。我們穿一個牌子的羽絨服去的,一紅一藍,情侶裝。而且習慣性地手拉手。
143 老爸說,有一天他在電梯里,有個同事問他:“你和你小女朋友什么時候結婚?”
144 這都什么眼神啊!
145 問老爸為什么那么早結婚,他不假思索地說了8個字:“年幼無知,上當受騙。”
146 受誰的騙?當然是老媽。
147 老媽比老爸大三歲。按我們老家的說法,是“女大三,抱金磚”。
148 我不得不懷疑:老爸是不是有戀母情結?
149 不過我一直覺得,老媽的心理年齡遠遠小于實際年齡。她跟老爸說話,總是嗲聲嗲氣的。我聽習慣了還沒什么,上次姑姑來我家,就特別吃驚地說:“你媽怎么那樣跟你爸說話?聽得我渾身起雞皮疙瘩。”
150 姑姑接著又說,“我要是跟你姑父這樣說話,他早叫我撤過一邊了!”
151 “撤過一邊”,是我老家話,相當于《武林外傳》里的“哥溫”——能滾多遠就滾多遠。
152 聽姑姑那樣說,不知道為什么,我心里突然有點隱隱的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