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道路交通運輸工程理論為基礎,主要內容有: (1)汽車構造,主要包括發動機及底盤各構件的基本結構及原理; (2)交通工程,主要包括交通流的特征,交通控制設備,交通系統管理和交通需求管理等; (3)運輸管理; (4)道路交通安全。為了便于教學和自學,每節正文后均列出了本節中出現的專業詞匯和練習題,書末附有詞匯表。 本書為交通運輸工程、汽車運用工程、汽車服務工程等相關專業的本科教材,也適合從事交通、汽車相關工作的人員閱讀。
本書為交通運輸專業英語教材。以道路交通運輸工程理論為基礎,主要包括交通運輸車輛、交通工程、交通運輸管理、交通安全等四個方面。交通運輸車輛包括汽車的基本構造,即發動機、傳動系、懸架系統、轉向系、制動系、電器設備和汽車相關理論;交通工程包括交通流特性、交通控制設備、TSM和TDM;交通運輸管理主要包括運輸方式、運輸組成、汽車運輸工業級ITS;交通安全主要包括交通安全的影響因素、交通事故及預防措施。為了便于教學和自學,文末附詞匯表。
《交通運輸專業英語》是為了滿足高等院校汽車類及交通運輸類專業英語課程教學的需要,根據高等院校培養目標的要求而編寫的。
在教材體系和編寫方面有如下特點。
(1) 資料來源上,參考了國內外大量汽車、交通方面的書刊、著作和相關的技術資料,在基本保持原文風格的基礎上,做了相應的刪減調節,可讀性強,對提高讀者的汽車、交通運輸類英文文獻閱讀能力有很大幫助。
(2) 體系結構上,根據汽車、交通運輸工程的課程體系安排內容,強化了各章節內容的連貫性和系統性。
(3) 編寫內容上,涵蓋了以下內容: 汽車發動機及底盤各構件的基本結構及原理; 交通流的特征、交通控制設備、交通系統管理和交通需求管理等交通工程的基本內容; 運輸管理的內容以及道路交通安全等內容。每節正文后均列出了本節中出現的專業詞匯和練習題,有助于學生充分掌握和靈活運用汽車、交通運輸工程專業詞匯,達到中英文術語和專業內容的互通、互譯。
本書可作為普通高等院校交通運輸(汽車運用工程)專業、汽車服務工程專業及相關專業的專業英語教材,也可作為高職高專、成人教育等交通、汽車類及其相關專業的專業英語教材,并可供相關工程技術人員和汽車服務業、維修業人員閱讀參考。
本書共分4章,主要包括汽車的基本構造及原理、交通工程基礎、交通運輸管理以及交通安全工程等內容。具體編寫分工如下: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李永芳編寫了第1章第1節和第9節、第2章、第3章第4節和第5節、第4章第3節和第4節; 吳訓成編寫了第1章第4節~第8節; 陳浩編寫了第1章第2節和第3節; 楊亞莉編寫了第3章第1節~第3節; 張若平編寫了第4章第1節和第2節; 李春琳負責校對每篇英文課文的語法、時態。全書由李永芳統稿。感謝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的王孝蘭、王婉秋、駱佼在本書編寫過程中給予查找資料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同時感謝本書參考文獻的作者。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疏漏和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殷切期望廣大教師和讀者不吝指正,以使本書不斷優化、完善。
編者2014年10月
第1章 交通運輸車輛
1.1 汽車分類
1.2 汽車基礎
1.2.1 發動機
1.2.2 底盤
1.2.3 車身
1.2.4 電氣系統
1.3 汽車發動機
1.3.1 組成
1.3.2 四沖程循環
1.3.3 燃油噴射系統
1.3.4 點火系統
1.3.5 冷卻系統
1.3.6 潤滑系統
1.3.7 柴油機
1.4 傳動系
1.4.1 傳動系類型
1.4.2 離合器
1.4.3 變速器
1.4.4 傳動軸
1.4.5 后橋
1.5 懸架系統
1.6 轉向系
1.7 制動系
1.7.1 制動系的基本特征
1.7.2 制動系類型
1.8 電氣系統
1.8.1 電氣系統概述
1.8.2 電池和交流發電機
1.8.3 電子設備
1.9 汽車特性
1.9.1 轉彎特性
1.9.2 制動特性
1.9.3 加速、減速特性
第2章 交通工程
2.1 介紹
2.1.1 交通工程作為一個學科
2.1.2 交通運輸系統及其功能
2.1.3 交通工程要素
2.1.4 交通工程現在面臨的問題
2.2 交通流特性
2.2.1 交通流的組成
2.2.2 交通流的分類
2.2.3 連續流和間斷流
2.3 交通控制設備
2.3.1 交通控制設施手冊
2.3.2 交通標線
2.3.3 交通標志
2.3.4 交通信號
2.3.5 特殊類型的控制
2.4 交通系統管理和交通需求管理
2.4.1 交通系統管理的定義
2.4.2 交通系統管理的目標、范圍及其特性
2.4.3 交通系統管理的主要措施
2.4.4 交通需求管理概述
2.4.5 交通需求管理的挑戰
2.4.6 交通需求管理組件
第3章 運輸管理
3.1 運輸基本設施
3.2 運輸的功能和原則
3.3 運輸組成
3.4 汽車運輸企業
3.4.1 概述
3.4.2 現在的問題
3.5 智能運輸系統
3.5.1 智能運輸系統定義
3.5.2 智能運輸系統的主要子系統
3.5.3 智能運輸系統應用研究領域
第4章 道路交通安全
4.1 背景
4.2 影響交通安全的因素
4.2.1 駕駛員的行為占統治地位
4.2.2 車輛因素
4.3 在事故中車輛發生了什么
4.3.1 一般特性
4.3.2 正面碰撞的影響
4.3.3 質量比及速度改變
4.3.4 碰撞中的能量吸收
4.3.5 正面偏心碰撞
4.3.6 追尾碰撞
4.3.7 交叉口碰撞
4.3.8 翻滾
4.4 保護措施
4.4.1 座椅安全帶
4.4.2 改裝車
4.4.3 騎摩托車和自行車人的保護
4.4.4 行人的保護
4.4.5 其他交通安全措施
附錄 常用專業詞匯和用語匯總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