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展管理/高等學校旅游管理類專業精品課程規劃教材》是高校會展管理系列教材之一。全書共十二章,主要敘述會展管理的理論基礎,以及會展組織管理,會展項目管理,會展現場管理,會展宣傳組織與推廣管理,會展的后續管理工作,會展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會展財務管理,會展場館與設備設施管理,會展物流管理等。本書是大專院校會展專業(方向)教材,也可供旅游管理、飯店(賓館)管理等專業選修,同時亦是相關行業培訓或進修學習的參考書。
會展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的產物。尤其在過去的幾十年間,隨著國際交流合作的日益頻繁、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會展業在區域和世界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日趨彰顯,并正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重視和開發。今天的會展業正以無與倫比的魅力,不可替代的作用及嶄新的形象,迅速成長為各個國家或地區國民經濟增長的新亮點。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會展業打開國門,引進多元辦展主體,加強國際合作,學習歐美發達國家辦展的成功經驗,注重專業化市場運作,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實現了跳躍性的發展,成績斐然。無論是牛刀小試的北京亞運會、世界婦女大會、亞洲太平洋旅游協會(PATA)年會、萬國郵聯大會,還是完美演繹的99昆明世博會,99上海《財富》全球論壇,2001 APEC會議,以及無與倫比的2008北京奧運會,享譽全球的2010上海世博會,都向全世界遞交了一張全新的中國名片,展示了中國五千年璀璨瑰麗的華夏文明以及改革開放的豐碩成果。
進入2l世紀以來,中國會展業發展進程進一步加快。全國各地大型的展覽中心或會議中心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據悉,2008年度,全國僅在會展中心舉辦的展覽會總面積就達到了36767023平方米,展覽會的直接收入超過145億元。與會展業的蓬勃發展相比,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的會展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都遠遠落后于行業的發展。因此,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中國會展業對會展管理人才的需求將會不斷增加。
《會展管理》教材自2004年出版以來,受到廣大讀者的厚愛,數次加印,印數已近萬冊。然而由于世界會展業,特別是我國會展業的快速發展,原教材中許多素材和表述難以適應會展管理人才培養的迫切需要。因此,有必要做適當修訂。
本次修訂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首先,對書中不確切的表述和過時的數據作進一步完善與更新。例如,對第八章“會展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以及第十章“會展場館與設備設施管理”中有關數據和表述做了必要修正,從而使教材更能反映會展業發展新態勢。
第二,將原附錄一中的案例放入相關章節中,并補充了一些新的案例,使案例分析更有針對性。此外,在有關章節中還增加了“擴展閱讀”,目的在于讓讀者通過擴展閱讀,增加對相關知識背景的進一步了解。相應地,將原附錄二改為附錄一;附錄三改為附錄二。
第三,在附錄二中補充了部分會展政策法規。
本書的修訂工作由王云璽完成。在修訂過程中,參考并引用了國內外有關研究成果和文獻,其中大部分已在本書的參考文獻中列出,但由于篇幅所限,可能會有遺漏,在此,謹向這些著作和論文的作者表示誠摯的謝意。特別應當提出的是,上海交大出版社責任編輯倪華老師為本書的修訂做了大量工作,本書修訂所用許多素材是倪華老師提供的。正是由于倪華老師的敬業品格和辛勤勞作,才使本書得以在最短時間內修訂完成,與讀者見面。本書在修訂過程中,還得到華東師范大學金守郡教授以及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思源圖書事業部劉美文女士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在此,作者謹向幫助過本書修訂和出版的所有專家、老師表示誠摯的感謝!
由于作者經驗和水平有限,再加之修訂時間倉促,書中不當之處,敬請廣大行業專家及讀者不吝指正。
王云璽
2011年9月
緒論
第一章 管理理論概述
第一節 管理理論的發展
第二節 管理的基本職能
第二章 會展組織管理
第一節 會展組織設計
第二節 會展企業組織結構建構
第三節 會展活動組織機構
第三章 會展目標選擇與決策
第一節 會展決策要素
第二節 會展目標策略
第三節 項目選擇策略
第四章 會展項目管理
第一節 項目管理概述
第二節 會展項目的類型與特征
第三節 會展項目管理的過程與方法
第五章 會展現場管理
第一節 開幕式舉行的管理
第二節 注冊入場與現場管理
第三節 展臺工作現場管理
第四節 會展危機管理
第六章 會展宣傳組織與推廣管理
第一節 會展人員推廣和廠告宣傳
第二節 會展的新聞工作管理
第三節 招展宣傳的組織與管理
第四節 會展的公關推廣活動管理
第七章 會展的后續管理工作
第一節 會展后續管理工作的內容與方法
第二節 會展評估管理
第三節 展后總結
第八章 會展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
第一節 會展人力資源概述
第二節 我國會展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
第三節 會展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原則
第四節 會展人力資源開發機制
第五節 會展業工作(崗位)分析
第六節 會展人員的招聘與選擇
第七節 員工培訓與發展
第八節 團隊的領導和激勵
第九章 會展財務管理
第一節 制定財務目標
第二節 制定預算
第三節 預算的執行與控制
第十章 會展場館與設備設施管理
第一節 會展中心與設備設施管理概述
第二節 展覽中心管理
第三節 會議場館的設施設備管理
第十一章 會展物流管理
第一節 會展物流管理概述
第二節 會展物流系統的建構
第三節 會展物流系統的管理
附錄一 世界主要會展機構
附錄二 我國會展業相關法規及政策
參考文獻
四、我國會展業發展前景
了解國際會展業的發展,總結國際會展管理的經驗,對促進中國會展業的發展,特別是對拓展會展經營管理理念和思路至關重要。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后,中國的會展業大門已經打開,作為后發性的國家,政府、會展行業協會及相關會展企業必須瞄準當今國際會展發展趨勢來考慮我國的會展經濟應當怎樣管理,以進一步促使其發展。
我國會展業的發展應在借鑒發達國家成熟做法的基礎上,建立一個與國情相適應的多層次的運行機制。具體而言,主要應做好如下三項工作:
(一)明確政府在會展業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中國會展業發展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企業和政府的角色定位不明確。相當多的會議、展覽是由政府主辦的。政府既是會展業的管理者、調控者,又是會展業的主體。這種角色定位是不準確的。政府在會展業的發展過程中應當起到以下幾方面的作用:
(1)要建立會展業宏觀調控體系。會展業宏觀調控體系的建立,主要涉及政府職能的轉變。政府將從利用行政干預或直接參與微觀會展經營活動,轉變到利用法律手段和經濟手段調節會展業的發展上來。其主要內容是,通過立法或制定行政法規,規范會展經營行為,使有關執法部門以可預見的方式在工商登記、貨物檢驗和通關、公共安全登記等方面提供服務,進行有效監管;通過稅收、財政資助等機制調節會展活動。
(2)在承擔了較多全國性會展管理職能的機構中進行選擇,或將此類機構的會展管理職能進行分離和合并,重新建立一個權威性、唯一性、全國性的宏觀協調指導機構。目前,這些管理職能和權限分散在貿促會、外經貿部、國家旅游局、商務部等多家國家機構當中。比如,過去來華展覽和各種涉外經貿類的展覽由原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管理;國內展覽由原國家經貿委、國內貿易局管理,其中展銷類展會工商管理部門負責備案登記管理;科技類展會活動由科技部管理;文化類展覽活動由文化部管理;出國出境展覽的管理主要由中國貿促會負責。當前,盡管國內展的審批已由原國家經貿委宣布取消,商務部宣布取消了舉辦來華展單位的資格認證,但項目審批仍保留。另外,國家工商管理總局系統還從加強對國內展銷會的管理要求出發,對有關活動進行管理。因此,對整個會展產業的管理仍然十分分散。根據國際經驗和我國會展業發展的現狀,我國應盡快形成一個新的全國性會展管理機構或部門,來承擔以上管理職能,解決重復辦展、條塊分割、責任不明、效率低下、信息不暢等一系列相關問題。
(3)要盡快制定并完善有關的法律法規,明確會展市場的準入機制和主辦主體的資質條件。對會展的質量和會展企業的資質進行市場化、動態化的評估和認證,逐步從審批制過渡到標準制和登記制,使會展業能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目前,我國有大量與會展業相關的法規,但全局性的法規還未出現。一些地方政府也在著手會展業的立法工作。如國內展覽業的第一個地方法規——上海展覽法規的主要內容就包括理順行政主管部門和海關、商檢、工商、稅務等部門之間的法律關系,克服多頭管理的弊病,也考慮到展覽公司辦展的資質要求和法律程序。其目的是通過地方立法來規范會展市場秩序,保障展覽業的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