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文學思想探源(1917—1937)
定 價:¥128
中 教 價:¥76.80 (6.00折)
庫 存 數: 8
本書以繼承和借鑒為切入點,將胡適1917-1937年的文學思想納入中國現代文學建構、中西文學交流的歷史脈絡中,探討胡適文學革命思想形成的歷史成因、個性特征、傳統基礎、西方資源,分析其文學思想的具體內涵,涉及白話語言觀與白話文學觀、新詩理論、現實主義文學觀,以及以中國古典小說考證為代表的社會歷史批評觀等重要方面。
王光和,男,湖北大學文學院教授,主要從事國際中文教育和中西文化比較等領域的研究和教學工作。主持和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BU人文社科基金項目等課題多項。出版專著《西方文化影響下的胡適文學思想》,參編和參譯《基礎漢語實用語法》《魅力漢語》《東盟文學》等教材多部。在《南方文壇》《江淮論壇》《安徽大學學報》《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中國電化教育》《外語電化教學》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三十余篇。
緒論
第一章 中西文學史的互證與白話文學觀
第一節 語言工具論與白話語言觀
第二節 文言與白話二者審美觀的分歧
第三節 白話文學之主導地位的論證
第四節 雙線文學史的現代構建
第五節 白話文與白話文學的建設方案
第二章 白話新詩與宋詩及英詩的淵源
第一節 打破詩體與以文為詩
第二節 反對濫調套語提倡白話寫詩
第三節 不講平仄押韻主張音節自然
第四節 具體的寫法與逼人的影像
第五節 新詩借鑒中西資源的特征探析
第三章 融匯中西現實主義的易卜生主義
第一節 傳統現實主義文學觀念的積淀
第二節 易卜生主義與人的文學
第三節 現實主義文學創作方法的闡釋
第四節 胡適與中國自由主義文學思潮
第五節 中西現實主義文學觀念的融合
第四章 新舊過渡的文學批評與古典小說考證
第一節 傳統批評的熏陶與印跡
第二節 批評范式的現代轉換
第三節 匯通中西與中國古典小說考證
余論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