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流年,家鄉味道》是一本關于故鄉記憶的散文集,作者以細膩的感情,生動的筆觸,將游子對故鄉的深情娓娓道來。全書分為那年那風味那年那動物那風情那人三輯,擷取童年故鄉生活中的美食、動物、親朋故交、鄉村往事作為創作對象,構建起關于故鄉記憶的優美版圖。
那年那風味中,作者將筆觸對準童年的美食,如:刁子魚、油豆腐、臘肉、豬血丸子、糍粑等,色香味俱全的描寫瞬間勾起無數游子舌尖上的記憶;那年那動物中鄉村少年的動物小伙伴、兒時趣事紛紛登場,寵物灰雞婆、生產隊的鴨、捉泥鰍等既有溫情又有野趣;那風情那人中作者飽蘸感情追憶難以忘懷的親朋故交以及鄉村往事,露天電影、斗雞、偷桃等文章,既有時代的烙印,又有作者獨特的經歷和感受。
讓每個砥礪前行,努力逐夢的人,在漂泊的旅途中,都有家鄉可以懷念。
在你我的心靈深處,總有一個地方,總有一段時光,總有一些人,讓我們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想起,給我們溫暖,給我們陪伴,讓我們放下戒備,摘下面具,真誠以對。
鄉愁與空間和時間的距離是成正比的,離家越遠,情感越濃;離家越久,情感越深。
自序:記住鄉愁,把感動留下
再忙碌的生活,再淡薄的人情,再世故的思維,都沒法改變這樣一個事實:在你我的心靈深處,總有一個地方,總有一段時光,總有一些人,讓我們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想起,給我們溫暖,給我們陪伴,讓我們放下戒備,摘下面具,真誠以對。
對離鄉背井、漂泊在外的我來說,這些就是家鄉,這些就是家鄉的味道。
轉眼就是人到中年,離開家鄉已經二三十年了。當初背起行囊離家的時候,我還是一個意氣風發、躊躇滿志的青澀少年;現在已經是兩鬢秋霜、隱約禿頂的油膩大叔了。隨著年齡增長,離開家鄉的距離,是越來越遠了,先是從村莊到縣城,然后從縣城到省城,再南下廣州深圳,最后是北漂,在首都定居下來。這些年的漂泊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鄉愁與空間和時間的距離是成正比的,離家越遠,情感越濃;離家越久,情感越深。
處在一個偉大時代,人類對世界的改造能力前所未有。我的家鄉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記憶中完全不一樣了,成了一個陌生的存在。當年的山川河流,道路橋梁,稻田、池塘、房屋早就不是印象中的面貌,甚至不復存在了。當年的親人、熟人,老的老,死的死,就連流著清鼻涕一塊兒長大的童年伙伴,也成了油膩大叔或者徐娘大媽,早就沒了記憶中或愣頭或清純的模樣。那片土地孕育出來的新生命,他認不得我,我也認不得他了。已經物非人非的家鄉,是徹底回不去了,既回不去當年的風景,也回不到當年的時光。
越是回不去,就越想回去。我是回家最勤快的人。每年春節都要拖兒攜女往家鄉跑,讓成長中的后輩感受鄉下的年味年味是家鄉留下來的最有當年味道的項目了;即使是平時一個人,一年也要回家跑幾趟,去尋覓家鄉留在記憶中的蛛絲馬跡。慶幸的是,父母雙親健在,當年最要好的童年伙伴正當壯年,與他們一起,炒幾個小菜,溫一壺米酒,邊吃喝邊憶苦思甜,仿佛一切又回來了。對那段艱難困苦的時光,大家的感覺都是一樣。憶苦思甜是一個永遠的話題,撥動著我們的心弦。
感謝這一生選擇了以文字謀生,盡管物質清貧,精神卻很富有。對家鄉和過去的歲月,不僅僅是回憶,還可以用文章,將回不去的故鄉和時光記下,讓時光倒流,讓自己穿越,就像搶救文物,借此還原一個已經陌生了的環境,一個已經陌生了的時代,一些已經陌生了的畫面,卻是一份永遠不陌生的情懷。
很多人覺得寫作很苦很累,只要能找到新的門路,就放棄了。對我來說,卻是一種創造的快樂過程和幸福的體驗享受,尤其是在寫作這些鄉土散文的時候,仿佛又是一個童年、少年的自己在那個環境里重新來過。伏案寫作中,聽得到當年的風聲從耳邊刮過,聞得到當年的飯菜清香從鼻畔拂過,看得到當年的明月白晃晃地照在窗前;風聲中,還有母親年輕時的呼喚隱約傳來;那些抓過的魚,捕過的青蛙,摸過的螺,釣過的黃鱔,就像錢塘江的潮水一樣洶涌而來,浮現眼前。
也許,記憶中的家鄉和那段成長的時光,我們是回不去了;但情感上,我們卻也走不出來,甚至從來就沒有離開過。很多有共同成長經歷和感受的朋友,在讀完文章后,留言、打電話、發微信,說寫得很好,很有味道,看得眼淚都來了,與之相關的各種命題作文也紛至沓來。看來,對家鄉的惦記,對過往時光的懷念,并非我一個人。
不管見沒見過,認不認識,網友粉絲的命題作文,我一般都會寫,除非那景我沒見過,那事我沒做過,那情我沒經歷過。從這個意義上講,這系列鄉土散文,并非我一個人的創作,而是集體智慧和血汗的結晶。那些熟悉的、陌生的朋友,在此籠統且真心地謝過了。
有一個同在北京逐夢的老鄉評價我的鄉土散文說,我的文章讓他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這么高的評價讓我心有竊喜,也惴惴不安。若真如此,吾心足矣。所有缺眠少覺和身體的不適,都無足輕重,不值一提了。
因為我把歲月的感動留下,與他們一起重溫了或淺或深,或淡或濃的美味鄉愁。
曾高飛,湖南祁東人,畢業于長沙理工大學中文系。北京大學客座教授、長沙理工大學碩士生導師。資深媒體人、作家、影視編劇,著有散文集《每個人的故鄉,都在流浪》《似水流年,家鄉味道》,長篇小說《生如夏花》《小鎮青年》《九尾狐》《紅塵欲望》《窺浴》《手機江湖》以及前行的人生三部曲《掙扎的成長》《青春花開》《浴火重生》,小說集《感情通緝令》等,財經作品高飛銳思想叢書之《決勝話語權》《產經風云》《爭奪話語權》《元宇宙掘金秘密》等,獨立或參與編劇多部電影、電視劇本。
堅持左手財經,右手文學,希望這輩子能夠躺著思考,坐著寫作,站著做人,跑著逐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