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爾的敦刻爾克(看丘吉爾如何把一場丟盔棄甲的大潰敗,變成彪炳史冊的大勝利!《BBC歷史》年度BSET圖書!紀錄片般驚心
定 價:¥68
中 教 價:¥40.12 (5.90折)
庫 存 數: 0
1939年9月1日,德軍閃擊波蘭。至1940年,在納粹的鐵蹄之下,馬其諾防線形同虛設,荷蘭、盧森堡、比利時相繼淪陷。5月,巴黎也淪陷在即,導致英國軍隊滯留在敦刻爾克。同月,丘吉爾成為英國首相,使得面臨外交孤立的英國突然成為歐洲僅有的有勇氣和決心反抗希特勒的國家此時的歐洲大陸充斥著投降主義情緒,只有丘吉爾還在呼吁重拾勇氣,繼續戰斗。
1940年6月4日,在9天時間里,丘吉爾動用各式艦船和上千架次飛機,將共計33.8萬名士兵從敦刻爾克撤回英國,創造了二戰史上的奇跡。
軍隊奇跡般的回歸喚醒了人們的反抗意識,數千萬人的生活將被改變。
作者家族曾參與丘吉爾政府的政治宣傳工作。作為二戰的目擊者,他將史詩般的歷史與豐富的家庭故事相結合,描繪了二戰爆發至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歷史圖景。
◆ 《BBC歷史》年度BEST圖書!
◆ 用演講凝聚人心,用策略穩定軍心,用戰斗堅定信心!看丘吉爾如何把一場丟盔棄甲的大潰敗,變成彪炳史冊的大勝利!
◆ 作者出身于歐洲有盛名的電影世家,是美國出版業巨頭西蒙與舒斯特出版社前主編!
◆ 作者家族與丘吉爾私交甚密,曾參與丘吉爾的宣傳工作,丘吉爾還曾任其家族電影顧問!
◆ 敦刻爾克大撤退直接影響了二戰的結果,從而奠定了如今歐洲乃至世界的格局。
◆ 軍事、政治、社會三位一體,全景式描繪二戰爆發至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歷史圖景。
◆ 作者是二戰的目擊者,將政治歷史和個人回憶相結合,沉浸式講述戰爭的殘酷。
◆ 在書中還能看到很多小人物的故事,了解20世紀30-40年代普通英國人的生活。
【英】邁克爾·柯爾達 (Michael Korda)
美國出版業巨頭西蒙與舒斯特出版社前主編。他出身于歐洲有盛名的電影世家,伯父是電影大亨亞歷山大·柯爾達,伯母是好萊塢影星梅爾·奧勃朗,父親文森特·柯爾達和二伯佐爾坦·柯爾達都是歐洲富有盛名的電影工作者?聽栠_家族與丘吉爾過從甚密,丘吉爾還曾擔任柯爾達家族的電影顧問。二戰期間,柯爾達家族也積極參與丘吉爾政府的政治宣傳工作,并為英國情報人員提供身份掩護。
第一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戰
01邊緣 003
02外交失敗 016
03為英國發聲! 027
04假戰 033
05花衣魔笛手行動 048
06黃色計劃 053
07嘿,先生們,這就是我們的偉大勝利 065
08希特勒錯失良機 072
09以上帝的名義,走吧 077
第二部分 法國之戰
10艱難登頂 095
11隆美爾跨過默茲河 104
12我們被打敗了;我們輸了這一仗 111
13這一刻重若千金 119
141940年5月20日:糟糕透頂的一天 125
15致命的山坡 133
16驚濤駭浪 140
17木棒尖 147
18我們可能要完蛋了 159
19他們熱衷于射擊德國人最讓人高興 169
第三部分 敦刻爾克
20加來市民 183
21苦戰到底 191
22海軍將官,多佛 199
23后方 204
24就當戰士們知道他們要回英國老家吧 214
25發電機計劃 225
26戰斗,在這兒或是在別的地方 235
27守衛戰線 248
28小船 254
29我一生中喝過的最美味的茶 267
30手挽著手 277
31我們會打敗他們 287
32敦刻爾克精神 297
33在海上 307
鳴謝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