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類戰略》一書,為新品類咨詢專家玄機所著的系列叢書之一,以新的視角展現了企業在商戰中如何以新品類競爭實現飛躍發展的內容。本書有助于讀者解決以下問題:
?如何通過參與新品類競爭使企業獲得快速發展?
?如何以最小化的成本在品類中挖掘出品類價值?
?如何在諸多品類中發現目前還存在的現成的機會?
?如何利用品類價值使企業獲得高溢價權,并戰勝無品類經營者?
?在知道如何識別、挖掘品類價值的基礎上,如何讓企業在商戰中輕松地贏得一席之地?
解決企業的資源不平等問題,讓戰略落地不再受限于資源匱乏。這是本書寫作的初衷。作者玄機以輕松易懂的語言表述,講解最前沿的品類理論,讓讀者了解如何開創和發展一個新的品類,認識在謀劃、制定、執行、調整戰略的過程中所需要注意的一系列問題。
品類競爭沒有那么復雜:現學現用,快速啟航!
此前,有些財經媒體在邀請我訪談時提到,有關新品類的書籍對新品類研究與開發的影響是巨大的,希望我能在《新品類》一書的基礎上出版新作,那時我并未就此說法表態。后來在陸續與一些讀者交流時發現,這類書籍對他們在經營上的影響是巨大的,他們希望我能繼續在國內普及新品類的相關知識,讓更多的人學習并從中受益。我也深刻感受到目前相關著作在國內的缺乏程度,為此我對新書的出版進行了長時間、深層次的思考,最終決定對國內外現有的新品類方面的理論、方法等進行進一步的補充,以便讓國內中小品牌管理者能夠了解新品類對于企業經營的重要性,同時了解如何運用新品類促進企業發展。
每個月都會有很多經營管理及市場營銷類的圖書出版,供廣大管理者學習、參考和實踐,而現實是,管理者窮其一生都難以閱讀完相關書籍的冰山一角。閱讀可以讓管理者在日益激烈的品類競爭中保持獨立思考,但有的時候學習越多,反而越不知所措。這就如百家爭鳴之時,各揚所長而不論實際國情。本書似乎也有給管理者加重知識負擔的嫌疑,但《新品類》的讀者反饋,他們運用書中所談到的理論及方法之后,解決了日常工作中 90% 的問題,使自己的企業獲得了迅猛的發展。在做顧問的十幾年中,有很多管理者希望我能寫一本書系統化地介紹新品類,不只是講解運營效益那么簡單的,也不是關于外部品類競爭的,而是中小型企業管理者能夠看懂,并能為其所運用的專業著作,書中不能有太多的專業術語、專用名詞,也不能存在規模上的代溝。為此我花了不知多少個日夜,與團隊一起對這十幾年的工作進行總結,成功地總結出更貼合中小品牌的經營發展特點的新品類理論與方法,讓中小品牌的經營者能夠在本書中找到辦法解決開展新品類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并應用這些理論及方法改善中小品牌的經濟創收。
現如今,管理者如何應對市場競爭中的品類戰爭,對品牌未來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這不應該是管理者茶余飯后討論的問題,也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學術層面,品類競爭中的每位管理者都面臨新品類存活率的問題,這個問題很關鍵。管理者們要想在品類競爭中不落下風,就必須抓緊時間,對這個問題進行思考。在過去的十幾年里,作為多家大企業的資深顧問,我接觸過的企業遍及國內各地,企業內的基層管理者至高層領導者,都是我曾服務過的對象。通過與企業管理者的密切接觸,我發現并且深刻感受到他們目前所面臨的問題于他們而言多么重要,這個挑戰的難度又意味著什么。
經歷過幾十年的社會變革和發展,大家都知道,一切都是暫時的。對于在品類競爭中的品牌而言,優勢是暫時的,劣勢同樣也是暫時的,關鍵問題就在于如何將階段性的短期優勢、劣勢轉變為長期優勢。雖然我們不追求一勞永逸,但也不想在每個階段都處于追趕狀態。例如,已經成為一個品類中的領導品牌,如何繼續保持上升?我的建議是進行另一個周期的新品類活動,我稱之為品類戰略,品牌教父寶潔正是以品類戰略獨霸了日化市場。投資者對于品牌的增長充滿期待,甚至會在品牌發展的每個階段都提出一些不可能完成的目標。本書的價值在于提出對于中小品牌也同樣適用的理論知識,能夠被中小品牌有效運用。品類戰略并不是最好的手段,目前在市場中也不是對任何管理者都適用,但它卻是中小品牌、大型品牌、巨型品牌都能夠運用的方式,也是品牌在每個階段都能夠運用的戰略方式。比起公司戰略或者多元化戰略,品類戰略能夠帶來良性發展,能夠讓企業內部充滿力量。
品類戰略只有一個條件,那就是:已經占據品類中數一數二的位置之后才能進行下一個新品類活動。在需要增長的同時,想想自己是否已經做到了品類中的數一數二,如果是,再開始進行第二個新品類活動項目的探索。這樣在滿足了投資方無窮無盡增長欲望的同時,又能夠堅持自身立場。什么都能變,唯獨這個條件不變。品類戰略能夠讓品牌在創造出持續價值的同時,為下一個新品類活動做好充足的準備。記住,除非你已經做到了數一數二,否則不要有新的啟程!
新品類之間的差異化所帶來的價值應該是管理者最先考慮的,也是管理者賦予品牌在品類競爭中的超級武器,如 iPhone 的超級武器是 iOS 系統,而華為手機的超級武器是鴻蒙系統,這兩者的差異化使它們占據了手機品類最大的品類份額。而差異化之下的特性則是秘密武器,品類秘密武器則是顧客將該品類作為首選的原因。iPhone 的秘密武器是流暢,而華為手機的秘密武器是信號穩定。大家談論 iPhone 的絕大多數話題不就是它的系統跟其他品牌不同(封閉)嗎?而大家談論華為手機的絕大多數話題不就是它的系統開放(封閉的對立面)嗎? iPhone 作為智能手機的開創者,充分地占據了開創者的有利地位,而華為手機則采用了與 iPhone 完全對立的方式開放,華為手機所持有的超級武器搶走了手機品類的大部分品類額。神仙打戰,小鬼遭殃。華為搶了誰的品類份額呢?推出同質化產品的品牌因為超級武器的殺傷力不足而無法及時防御來自華為的超級武器,最終退出市場,將品類份額拱手相讓。創造差異化對于品牌如此重要,以至于你不能忽略它,對于一個業務架構簡單且清晰的品牌,如何在市場上尋找到有殺傷力的超級武器是管理者每天都要關注的,或者說這個品類中的超級武器已經被競爭對手找到,并且運用得風生水起,那你就無法對其發動攻擊,只能伺機而動,不斷尋找有效的機會。而若你已經找到了超級武器,請你一定要充分發揮好這一超級武器,運用好超級武器不僅會讓你事半功倍,還會讓你帶領品牌更快地騰飛。
持續創造價值是一個讓管理者帶動品牌發展的重要方式,戰略定位對品牌是否擁有超級武器有著非常嚴苛的標準,每個超級武器的殺傷力其實都是不同的,iPhone 占據了 iOS 系統這一差異化,占據了全球17% 的品類份額,而華為手機占據了鴻蒙系統這一差異化,卻只占據了全球 4% 的品類份額。這或許存在時間的因素,但作為智能手機品類的開創者,的確擁有對品類中超級武器的選擇權,這是未知領域對于開創者的獎勵,是一種無上的榮耀,除非品類消亡,否則這一超級武器始終會被開創者所單獨持有。不要小看這個超級武器,這為iPhone 的高價售賣提供了支持,難道買 iPhone 的人不會覺得它很貴嗎?但是否有人質疑它的價值?大部分人應該是額外珍惜自己所擁有的這部昂貴的智能手機。
將差異化作為超級武器這件事,其實是沒有任何可借鑒的教學資料的,只能在一些不太相關的資料中找到只言片語。差異化對商業的重要影響,目前除了我在花大量的時間進行探索之外,相關資料十分匱乏。
雖然差異化的應用是目前全球所有管理者都迫切想要了解的,或者說是需要掌握的,因為他們對于差異化能對品牌產生的積極作用并沒有表示任何懷疑,但差異化的有效實施不單是管理者要面臨的挑戰。品牌無法尋找到有價值的差異化就會停止價值增長,這是我們需要時刻警惕的。
全球范圍內的關于差異化的有效理論非常匱乏,目前也有很多專業人士在研究這塊領域,但對于相關研究成果似乎都秘而不宣,基本上只用于為大品牌提供咨詢服務。大品牌的咨詢預算充足,市面上幾乎所有的咨詢公司都愿意為其提供細致的服務。可我始終期望寫一本專業著作,不單為大品牌提供服務,也能為中小品牌的發展提供助力。
玄機,新品類咨詢專家、系統化開創新品類研究者。
在國內率先踐行以高性價比和高效的咨詢模式,為國內中小型企業提供開創新品類咨詢服務的社會責任和理念。
扎根企業現場為品牌提供新品類咨詢服務時長超過20000小時。
創造了豪威爾環并將其用于打造新品類、新品牌。目前已幫助許多企業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新品類市場,打造出眾多強勢品牌。
參與國內500強企業的新品類咨詢項目10余個,作為主要負責人參與定位及新品類咨詢項目40余個。
代表作品有《新品類》《開創新品類》《新品類戰略》等。
第 1 章 新品類和品類差異化
第 1 節 新品類在戰略層面的作用 / 1
第 2 節 對新品類戰略的正確理解 / 7
第 3 節 品類價值與品類差異化 / 11
第 4 節 新品類價值與差異化的發掘 / 19
第 5 節 品類差異化對溢價權的提升 / 32
第 6 節 如何在品類競爭中增強適應性 / 35
第 7 節 新品類戰略的使用誤區與矯正 / 47
第 2 章 完善的體系和模型
第 1 節 新品類戰略的評分 / 53
第 2 節 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型 / 57
第 3 節 新品類戰略與新品類 / 64
第 4 節 商戰人才的培育 / 68
第 5 節 代替競爭對手進行自我升級 / 75
第 6 節 放下,再尋找方法論 / 80
第 7 節 正確認識新品類戰略 / 84
第 8 節 品類價值要這樣挖掘 / 91
第 3 章 主動競爭
第 1 節 品類價值的重塑 / 97
第 2 節 對手、伙伴與敵人 / 109
第 3 節 新品類的崛起與既有品類的落幕 / 116
第 4 節 與眾不同的魔力 / 122
第 5 節 清晰的新品類戰略 / 124
第 4 章 戰略的精髓
第 1 節 充分了解戰略精髓的重要性 / 130
第 2 節 戰略為何無法單獨存在 / 137
第 3 節 里子和面子 / 141
第 4 節 如何迎接新變化 / 145
第 5 章 戰略的實施
第 1 節 戰略實施的時效性 / 149
第 2 節 致命問題 / 153
第 3 節 新品類定律 /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