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已是第十三次再版。第十三版在之前版本的基礎上,增加了很多實際案例,補充了豐富的科學原理內容,是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完美體現。本書通過案例分析并結合現代技術揭示了法庭科學的前沿內容。詳細介紹了確定犯罪現場和證據相關的化學、生物、物理、醫學和計算機技術以及心理學、人類學、網絡電子證據等實踐領域的最新研究。重點闡述了犯罪現場勘察、尸體解剖、痕跡分析、玻璃、毛發與纖維、毒品、金屬、油漆、土壤、DNA、火災與爆炸、文件檢驗及電子數據等領域的法庭科學問題,應用于犯罪現場證據分析的新技術及其原理,以及犯罪現場收集和保存證據的最新技術。旨在用簡單的文字激發讀者對法庭科學的興趣,為相關專業學生和技術人員提供參考。
目錄
第一章概述1
法庭科學的定義和范圍2
法庭科學的歷史與發展5
犯罪刑事物證鑒定實驗室9
犯罪刑事物證鑒定實驗室的組織架構11
案例分析
法庭科學幫助揭開炭疽信件之謎18
法庭科學專家的職責21
案例分析
科波利諾博士的致命家訪28
其他法庭科學服務30
章節小結34
問題回顧35
應用與批判性思考37
參考文獻與延伸閱讀39
第二章犯罪現場40
犯罪現場處置41
物證的收集和包裝57
維持證據保管記錄鏈63
保證犯罪現場的安全66
關于犯罪現場的法律考量67
章節小結68
問題回顧69
應用與批判性思考71
參考文獻與延伸閱讀72
案例分析73
案例分析
恩里克·卡馬雷納案:法證噩夢73
第三章物證80
物證的常見類型82
物證的意義83
法庭科學數據庫93
案例分析
杰拉德·華萊士案98
案例分析
中心城市強奸案98
案例分析
NIBIN將手槍與嫌疑人聯系起來98
案例分析
肇事逃逸案99
章節小結100
問題回顧101
應用與批判性思考102
參考文獻與延伸閱讀103
第四章犯罪現場重建:血跡形態分析104
犯罪現場重建106
案例分析
皮斯托瑞斯案:情人節發生的謀殺案108
血跡形成的一般特征109
血跡飛濺形態111
撞擊模式分類112
撞擊形態的來源114
其他血跡飛濺形態115
案例分析
血跡飛濺證據117
記錄血跡形態證據124
案例分析
血跡重建126
章節小結129
問題回顧130
應用與批判性思考131
參考文獻與延伸閱讀133
第五章死亡原因調查134
法醫病理學家的角色136
尸體解剖138
死亡原因142
案例分析
哈羅德·希普曼,死亡博士143
死亡方式148
案例分析
謝里丹:謀殺或自殺150
估算死亡時間151
法醫人類學家的角色154
案例分析
識別一名連環殺手的受害者161
法醫昆蟲學家的角色162
案例分析
妮爾·范·達姆謀殺案164
章節小結165
問題回顧166
應用與批判性思考168
參考文獻與延伸閱讀170
第六章指紋171
指紋識別的歷史173
指紋識別的基本原理175
指紋分類182
指紋自動識別系統183
案例分析
暗夜跟蹤者186
案例分析
梅菲爾德事件187
指紋的探測方法189
經顯現指紋的保存196
用于指紋增強的數字成像197
章節小結200
問題回顧201
應用與批判性思考202
參考文獻與延伸閱讀205
第七章法證人體生物特征識別技術206
生物識別技術簡介208
注冊和提取生物特征數據211
虹膜213
面部識別218
案例分析
雙重身份的生活221
下一代身份識別(NGI)系統222
章節小結226
問題回顧226
應用與批判性思考229
參考文獻與延伸閱讀229
第八章顯微鏡230
顯微鏡的基礎知識232
復式顯微鏡233
比較顯微鏡236
體視顯微鏡238
偏光顯微鏡239
顯微分光光度計240
可見光顯微分光光度計241
掃描電子顯微鏡(簡稱:掃描電鏡)243
探討掃描電鏡244
案例分析
無名女童案247
案例分析
玉米地里的蛛絲馬跡249
章節小結250
問題回顧250
應用與批判性思考252
參考文獻與延伸閱讀252
第九章槍彈、工具及其他形象痕跡253
槍支類型255
子彈和彈殼比對257
自動槍支搜索系統264
案例分析
薩科和萬澤蒂264
火藥殘渣268
手上的射擊殘留物273
序列號恢復276
槍支證據的收集和保存277
工具痕跡278
其他形象痕跡281
案例分析
O.J.辛普森審判——誰在犯罪現場留下了痕跡?288
章節小結289
問題回顧291
應用與批判性思考292
參考文獻與延伸閱讀294
第十章物質、光和玻璃的檢驗295
物質的本質297
物質的物理性質301
光學理論311
玻璃的取證分析314
玻璃破裂321
收集和保存玻璃證據324
章節小結325
問題回顧326
走進科學問題回顧328
應用與批判性思考328
參考文獻與延伸閱讀329
第十一章毛發與纖維331
毛發的形貌333
毛發的鑒別與比較339
案例分析
重審中央公園慢跑者案341
毛發證據的收集和保存345
纖維法庭證據檢驗346
案例分析
EnnisCosby謀殺案346
人造纖維的鑒別353
案例分析
JeffreyMacDonald:致命幻影357
纖維證據的收集和保存360
案例分析
纖維證據和WayneWilliams的審判361
章節小結368
問題回顧369
科學性問題371
應用與批判性思考371
參考文獻與延伸閱讀374
第十二章毒品375
毒品依賴377
毒品類型381
毒品管控法律396
毒品證據的收集與保存399
法庭科學毒品分析400
色譜分析403
分光光度法分析412
質譜分析法418
章節小結421
問題回顧422
走進科學問題回顧424
應用與批判性思考425
參考文獻與延伸閱讀427
第十三章法醫毒理學428
酒精毒理學431
醉酒檢測436
現場清醒度測試440
血液中酒精含量的分析442
酒精與法律443
毒理學家的作用446
案例分析
MichaelJackson:超級巨星的消亡448
案例分析
意外服藥過量:AnnaNicoleSmith的悲劇449
案例分析
JoannCurley:因頭發而被逮捕455
藥物識別專家457
章節小結459
問題回顧461
走進科學中的思考題462
應用與批判性思考463
參考文獻與延伸閱讀464
第十四章金屬、油漆和土壤465
微量元素的物證分析466
痕量分析原理與技術471
案例分析
輻射中毒死亡480
油漆物證檢驗483
案例分析
捕食者490
土壤物證分析492
案例分析
土壤:無聲的證據494
土壤證據的收集和保存495
章節小結496
問題回顧497
走進科學問題回顧498
應用與批判性思考499
參考文獻與延伸閱讀499
第十五章法醫血清學501
血液的本質503
血型506
免疫分析技術507
血跡的法醫鑒定508
遺傳原理515
精液的法醫鑒定519
強奸證據的收集和保存523
案例分析
DNA優勢527
章節小結528
問題回顧529
走進科學問題回顧530
應用與批判性思考531
參考文獻與延伸閱讀531
第十六章DNA:不可或缺的法庭科學工具532
什么是DNA?534
DNA的作用537
DNA的復制539
短串聯重復序列的DNA分型540
案例分析
重啟波士頓兇殺案552
線粒體DNA554
案例分析
懸案調查555
DNA生物學證據的收集和保存558
案例分析
隱形眼鏡證據563
案例分析
JonBentRamsey謀殺案564
章節小結570
問題回顧571
走進科學問題回顧572
應用與批判性思考573
參考文獻與延伸閱讀575
第十七章火災和爆炸的法庭科學研究577
火的化學變化579
熱傳遞586
傳導586
輻射587
對流588
火災現場勘察588
案例分析
Sackett街大火592
縱火證據的收集和保存593
易燃殘留物分析595
爆炸與炸藥600
炸藥的類型602
案例分析
液體炸藥608
爆炸物證據的收集與分析609
章節小結614
問題回顧615
走進科學問題回顧617
應用與批判性思考617
參考文獻與延伸閱讀620
第十八章文件檢驗622
文件檢驗623
筆跡比對624
收集筆跡樣本628
打印文字的比較631
添改、擦除和消退634
其他文件檢驗問題640
章節小結642
問題回顧643
應用與批判性思考644
參考文獻與延伸閱讀644
第十九章計算機取證646
從輸入到輸出:計算機是如何工作的?648
數據的存儲與檢索655
電子犯罪現場處理657
電子數據分析662
互聯網數據取證分析671
互聯網通信取證調查674
非法入侵677
移動設備取證679
章節小結681
問題回顧683
走進科學問題回顧684
參考文獻與延伸閱讀685
第二十章移動設備取證686
移動設備的鄰居:什么讓移動設備可以“移動”?689
取證的挑戰:移動設備如同小型計算機691
提取有用數據:不同類型移動設備的差異693
移動設備架構:設備內部是什么,它的用途是什么?696
分析移動設備:尋找有價值的物證699
案例分析
FBI訴蘋果:加密爭端703
混合犯罪調查:將移動設備融入數字取證調查703
案例分析
卡彭特訴美國政府706
章節小結707
問題回顧708
應用與批判性思考709
參考文獻與延伸閱讀710
附錄一法庭科學執業專業責任規范711
附錄二法庭科學服務手冊——FBI713
附錄三射擊殘留物(GSR)收集說明714
附錄四潛指紋顯現的化學配方716
附錄五血液中鞋印顯現的化學配方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