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柏拉圖,到近代的黑格爾、康德、弗洛伊德,這些偉大的哲學家們一直想讓人們明白的是一個又一個關于人生的道理,讓人學會如何生活,告訴你什么是生命,什么是人,并讓你最終發現一個最真實的自己。
《中小學科普文庫:那個光身子的人在想什么(哲學)》讓我們找回那些漸漸遺忘的童真,在哲學的世界里重新去尋找一個真實的自己。
這本優秀課外讀物可用來激發學生對學科本身的學習興趣,使每一個學生在書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書中的每一個故事在鞏固學生課內學到的各種知識、開闊他們的視野、增長他們的知識的同時,提高他們對學科本身的學習興趣。
第一章 古希臘哲人對生活的智慧
那個神話里的世界——古希臘文明的興起
“水是最好的”——泰勒斯和米利都學派
發現了勾股定理的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和他的學派
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赫拉克利特
世界的本原是不變的一——愛利亞學派
世界是由原子構成的——德謨克利特
最聰明的人——蘇格拉底
真理也許在少數人手里——柏拉圖和他的理論
我愛我師,但我更愛真理——亞里±多德
快樂就是幸福——伊壁鳩魯派哲學觀
人是神圣的——斯多葛學派
新柏拉圖主義——古羅馬哲學
第二章 叩問神與靈魂的基督教哲學
上帝創造了世界——教父哲學
哲學是神學的奴婢——托馬斯和經院哲學
托馬斯的反對派——弗蘭西斯教團的經院哲學家
上帝也自由——自由主義神學理論
上帝需要休息——基督教哲學的沒落
第三章 追求自由與幸福的近現代西方哲學
從希臘到意大利——文藝復興
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一馬基雅維利和《君主論》
知識就是力量——弗朗西斯·培根
國王的權利是人民給的——托馬斯·霍布斯
提出政權分立的哲學家——約翰·洛克
自由最珍貴——斯賓諾莎
存在就是被感知——貝克萊
每個人都是聯系在一起的——休謨
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哲學家——羅素
第四章 德國古典哲學給人們帶來了什么
創立了微積分的哲學家——菜布尼茨
身材矮小的大哲學家——康德
人是靠思想站立起來的——黑格爾
世界上每朵玫瑰花都有刺——叔本華的哲學
馬克思也是個哲學家——卡爾·馬克思
我是太陽——后現代主義哲學之父尼采
比周公還會解夢的人——弗洛伊德
每個人都是世界的存在——海德格爾的哲學思想
第五章 懂浪漫的法國人同樣崇尚哲學
法國大革命——啟蒙運動哲學思潮
我思故我在——笛卡爾和他的哲學
當過流浪歌手的哲學家——盧梭
人人生而平等——法蘭西思想之王伏爾泰
權力需要被約束——孟德斯鳩
什么是存在主義?——薩特和他的哲學
第六章 獨具民族特色的中國哲學
中國古代最有名的哲學家——孔子
道可道,非常道——道家始祖老子
莊周夢蝶——逍遙派創始人莊子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是孔子的徒孫
人人都是平等的——墨子其實很現代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董仲舒
中國古代的唯物主義哲學家——王充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唐朝的哲學家韓愈
“理”是世界最高境界——“二程”的哲學思想
胸懷坦蕩,正大光明——宋朝最偉大的哲學家朱熹
戊戌變法——康有為也是個哲學家
第七章 環繞在我們身邊的哲學
無風不起浪——事物的有機聯系
最短的木板——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事物的量變與質變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一矛盾是對立統一的
士別三日為什么會刮目相看——世界是永恒發展的
風馬牛真的不相及嗎?——世界是普遍聯系的
沙漠中的海市蜃樓一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
九頭牛到底有多大的力氣——意識的能動作用
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
含羞草真的會害羞嗎?——意識和意識的本質
把雞蛋豎起來的那個人——創新的唯物辯證法
小馬過河——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中小學科普文庫:那個光身子的人在想什么(哲學)》:
發現了勾股定理的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和他的學派傳說,畢達哥拉斯的前世的前世的前世是畜牧、交通、商業之神赫爾墨斯的兒子,赫爾墨斯允許他可以選擇除了擁有不死之身之外的任何他自己所喜歡的能力,于是他選擇了擁有一生的記憶,即使死亡之后還會有前世的記憶。后來,這個人經歷幾次轉世之后,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就出生了。
畢達哥拉斯出生在希臘薩摩的一個貴族家庭里,因為家庭條件優越,所以很年輕的時候他就去過埃及和巴比倫游歷學習。那里是當時最先進的兩個國家之一,畢達哥拉斯也在那里學到了很多先進的思想和知識。
我們對畢達哥拉斯最熟悉的,就是在數學課堂上學習的勾股定理了。是畢達哥拉斯最早證明了勾股定理,西方人為了紀念他,也把勾股定理叫作畢達哥拉斯定理。中國古代大約在公元前2世紀到1世紀的時候,有一本叫作《周髀算經》的書,里面有段話:“……故折矩,勾廣三,股修四,經隅五。”說的就是“勾三股四弦五”的定理。比這個時間早300年前,畢達哥拉斯就用演繹法證明了直角三角形斜邊平方等于兩直角邊平方之和,也就是我們現在所學的勾股定理。
除了勾股定理,畢達哥拉斯還提出了黃金分割點的概念,并且他賦予1~10每個數字不同的含義和藝術,比如數字“1”是數的第一原則,萬物之母,“6”是神的生命,是靈魂,“10”是包容力一切數目,代表圓滿和美好等。
畢達哥拉斯不僅自己熱愛數學,還熱衷于教別人學數學。為了教一個窮人學數學,他對那個窮人說,如果他能學會一個定理,他就給那個窮人一塊錢。
窮人看在錢的份上就同意跟他一起學數學。學了一段時間后,窮人對數學產生了很大的興趣,還要求畢達哥拉斯教快一點,還說如果老師多教一個定理,他就給老師一塊錢。結果沒多長時間,畢達哥拉斯就把原來給學生的錢全都收回來了。
畢達哥拉斯的哲學思想也是建立在數學之上的,在他的哲學世界里“萬物皆數”,因為他覺得是數構成了我們所生活的世界,自然界的一切現象和規律都是由數來決定的。因為他覺得“10”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數,所以他認為天上的星球一定只有10個。
由于畢達哥拉斯將數神秘化了,他說數才是眾神之母,所以他的哲學思想也有一些神秘,是一種唯心主義的哲學觀。比如他認為,老師教同學們學習,同學們學到了知識,但老師就會因此失去自己的知識。現在我們知道這種思想是不對的,但畢達哥拉斯在數學和哲學上的貢獻卻不能因此被掩蓋。
畢達哥拉斯也曾經解釋過什么是哲學。有一次,他和希臘王子一起觀看一場盛大的比賽,畢達哥拉斯就告訴王子說他是一個哲學家,但王子不知道哲學家是做什么的,畢達哥拉斯就告訴王子說:“你看今天來參加盛會的這些人,有一些人是沽名釣譽的,有些是為獎賞而拼死拼活的。那我呢?我來這里就只是為了‘觀察’和‘理解’這里的一切,而‘觀察’和‘理解’就是哲學。”畢達哥拉斯一生到處游學,最后死在意大利的科多拿城里。那是在一場城市的暴動中,他被人暗殺了。他的墳墓就在這個意大利的古山城中,只是很小的一個墳墓,但2000多年過去了,那個墳墓還在那里,可見大家對這位偉大數學家和哲學家的重視及仰慕。
科學小鏈接:畢達哥拉斯創立的哲學學派叫作畢達哥拉斯學派,那是一個將政治、哲學、數學和宗教融合在一起的學派。這個學派里大多數都是數學家、天文學家、音樂家、哲學家等,是西方美學史上最早開始探討美的本質的學派。
該學派認為,研究幾何和數字關系可以讓人精神得到解脫,音樂是凈化靈魂達到解脫的手段。他們重視人的價值,相信每個人都能夠信仰真理,并認為宗教改革、文藝復興和法制復興的終極目標是人的歸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