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和有機融合是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和研究課題。本著作緊緊圍繞高校“思政課程”與“思政課程”實踐教學體系進行探索和研究。學術界對于高校“思政課程”教學包括實踐教學研究較多;而對于“課程思政”實踐教學研究很少,而且在實際工作中開展也很少。在當前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深入推進“大思政課”教學的形勢下,深化并把“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實踐教學體系統一作為研究還很少。因此,本著作適應了新時代的要求,并彌補了相關研究的空白,具有很強的創新性。本著作對“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開展“實踐育人”的理論基礎、“大思政課”視閾下的“三全育人”的現狀和存在問題作出了分析,對高校“思政課程”與“思政課程”相互協同的內容和實施路徑等進行了探索,并提出了具體的對策和建議。
曹培強,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專業博士畢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教研室教師,學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領域: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講授:本科生課程《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道德與法治》和《形勢與政策》;碩士生課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較》;博士生課程《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等。曾在《科學社會主義》、《思想教育研究》、《紅旗文稿》等雜志上發表論文近20篇,主持編寫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輔導讀物及教材16部,主持或參與學校、北京市、中國石油及教育部等課題研究近20項。北京市高校思政課優秀教學示范點培育項目:《大學生思政課“獲得感”提升的“階梯導向教學模式”研究》項目負責人。開展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中國石油大學校報”“曹老師信箱”專欄》獲得北京新聞獎評選委員會一等獎。曾獲得學校“優秀教師”、“十佳教師”、“師德標兵”稱號,以及北京市“優秀德育工作者”、“師德先鋒”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