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物理世界目前不少大學面對文科生,開設了文科物理類的通識選修課,不過選用的教材,還是太抽象、哲學化。這本課外讀物,就是對流行文科物理教材的補充。它沒有公式,只有大量的圖片,展現了繽紛奇異的物理現象。假如你粗略讀過以后,感覺到物理居然還有這么有趣的一面,不是死背公式狂做題,那我寫這本書的目的就達到了。人的一個天性是對不了解或者了解不深的東西,有強烈的喜好,譬如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對于這方面的題材,我強烈推薦我的好友張軒中的三部曲,《相對論通俗演義》《日出》和《魔鏡》。我個人的寫作風格是不喜歡啰唆和浮夸,盡量寫得簡約直接。所以你閱讀本書的時候,感覺文字干巴巴、索然無味的話,不妨直接看圖片,興趣來了,再找找文字說明。對一些生活中簡單的物理現象,我也作了詳細分析,不過仍舊沒有公式,只是數據獲取和分析。我平時喜歡在網上找各種有趣的物理新聞,長久以來,積累了大量的圖片、動畫和視頻。我選了*精彩的部分,寫到這本讀物中,限于書本表達方式,更多的動畫和視頻,只有我在上課的時候才能充分展現。
這本書也不單單面向高中生和大學文科生,它也適合師范物理專業的本科生,物理教學論的研究生以及中學物理教師選讀。我還在書中提出了不少問題,有的給了回答,有的沒有回答,希望有挑戰能力的學生作專題研究來解決。我設想的讀者主要是中學生和大學文科生,書中對于一些物理現象的解釋是簡單化的,專業術語上肯定有不確切的地方,歡迎有專業背景的讀者指出。書中的很多圖片,其實是一篇篇專業文章。我計劃寫一本經典物理專題研究,專門詳細解釋這些圖片的內容,希望你們繼續喜歡。
你想看到真實的雨滴是什么樣子嗎?你想知道肥皂泡是如何破裂的嗎?你想知道如何把墊紙板完成心形?花式臺球為什么會轉彎?軟彈簧為何懸浮空中?水滴結冰為何冒尖尖?你看到過這些神奇的物理現象嗎?本書將給你解密!
除了物理競賽生,高材生,估計物理在很多學生青年中,是一個不可逾越的怪物,一個主要原因是學校老師按教綱,考綱講的物理實在是太抽象了,估計你一輩子親眼都看不到。可是,你在實際生活中看到的,滿眼都是有趣的物理現象,如雨滴打在水面上的氣泡是怎么生成的,為什么是半球形?彎曲的薄板是什么形狀?拔下一根頭發絲,它為什么會彎下來?這些現象,以及對于這些現象的解釋,你很難在教科書或者一般的物理科普書上找到。本書定位與:可以是高中物理選修課的參考書,可以是文科大學生通識類課程(物理)讀物,也可以是面向社會文藝青年的物理科普讀物。
邱為鋼,男,1975年生,江蘇張家港人,本科就讀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研究生就讀于復旦大學物理學,現與太湖邊上的一個小城市(蘇軾云:行邊江南清麗地,人生只合住湖州)師范學校任教。已在《大學物理》,《力學與實踐》,《物理與工程》,《物理教師》,《物理通報》上發表教學文章近50篇。工作之余,玩一下數學上的小玩意兒求和和積分,以及解密生活中的有趣物理現象。夢想能給眾多的社會文藝青年講授看得見,摸得著,可以把玩的物理現象,讓欣賞研究物理成為業內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