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等教育不斷快速發展,專業型碩士人才比例進一步增大。MPAcc會計專碩教育逐漸成為很多會計專業應屆本科生繼續深造與培養的*佳選擇,每年參加管理類聯考的考生超過百萬。管理類聯考偏重管理思維和綜合能力(數學、邏輯、語文綜合能力)的考核,其中數學科目分數占比約35%。絕大多數的備考者對數學真題的考察方向不是很清晰,復習時經常丟了西瓜撿芝麻,做了很多無用功,因此數學的復習方向成為很多備考者致勝的關鍵。
本書對1997—2016年所有真題進行合理的模塊劃分,每個模塊按照知識點分類,由易到難,進行了詳細的解析、發散、點評,為在復習中感到迷茫的考生提供明確的復習方向。本書適合MBA、MPA、MPAcc等管理類聯考考生,同時可作為其他研究生入學考試復習用書。
管理類聯考數學歷年真題模塊化精講
8年的管理類聯考數學輔導經歷
0基礎成功備考
對考試大綱的理解、考試題目的特點、命題的思路均有長年的研究和經驗
如何用好歷年真題
通過對歷年真題的細致研究,我們可以把握正確的復習方向,總結給力的方法技巧,發現難得的命題規律。因此,歷年真題是我們考生最寶貴的復習資料,一定要認真對待、反復研究。建議大家多做幾遍(至少三遍,最好四遍,個別題目不設上限),當然這幾遍真題不是完成答案就可以了,筆者此處詳細、具體地給出了歷年真題該如何使用的方法。
第一遍:統攬真題,把握復習重點
在基礎復習階段,很多人都以為這個時候還用不到歷年真題,只看輔導書做練習題就夠了。這種觀點是片面的,其實這個時候,要看歷年真題,但可以不做,看至少5年的真題(包括10月在職考試的真題)涉及的知識點,把涉及的知識點都列出來,并把重復出現的知識點、題型特別標出,或者結合市面上一些對歷年真題解析分類的輔導書,把考過的知識點以及知識點出現的頻率列出來,做到心中有數。建議考生在復習時,對于在真題中重復出現的知識點要重點加強,進行全面細致的復習。當然,對于其他知識點,也要按照大綱要求做全面復習。這樣會使復習更有側重點,便于考生把握復習方向。
第二遍:死磕真題,提高獨立解題能力
到了強化提高階段,考生就應該非常細致地研究每一道歷年真題,做真題時先不要急著掐時間,遇到不會的題目不要急著翻答案,給自己10分鐘時間獨立思考一下。千萬不要小看這個過程,這個獨立思考的過程是提升解題能力的唯一有效途徑!解完題目后看看自己的方法和答案有什么區別。如果自己的方法不是最簡單的,想想為什么自己想不到,將方法總結到錯題本上!注意,這里的錯題本不要只記錄自己做錯的題目,如果某些題目是自己蒙對的并且是非常典型的,也要一并寫入錯題本。
第三遍:歸類真題,舉一反三
將真題按照知識點分類,集中攻克某一模塊的效果一定會比直接做套題要顯著。比如復習到“加權平均數”模型時,要把所有真題中能用到這個模型的題目都做一下,感受命題中心在這個知識點上是如何出題的。不要僅滿足做對一道題,要對題目做適當的發散。堅持下來,你會驚奇地發現,對2004年的某道題目發散后的問題,很可能就是2013年的一道真題!然后將經典的題目、有價值的方法和技巧都整理到錯題本上!經過這個過程你會感受到真題雖然靈活,也不過就是那么幾種類型!
第四遍:反復研究錯題本,查漏補缺,發現命題規律
進入沖刺階段后,重點任務是通過反復研究錯題本,查找薄弱環節,趕快彌補。把近5年的10套真題按照考試要求在規定時間內(45—60分鐘)做一遍,把控好做整套題的時間,保持對題型的熟練度。重新認真地總結梳理,你會發現許多命題規律不請自來,比如說“對于某些知識點(因式定理)在某些年份(2010—2012年)會集中出現”,再比如“錯誤率高的題目第二年會再度出現”。這樣可以把握住歷年考試所考查的知識點及題型,從而讓自己習慣命題組的出題方式。一般短期內,命題思路和規律不會有太大的改變,所以熟悉了之前幾年的命題規律,有利于坦然面對考試。
筆者不才,希望通過以上總結,考生們能夠從中學會關于歷年真題的正確復習方法,從而輕松應對管理類聯考數學的復習,祝大家復習順利!
范子健
2016年7月
范子健,社科賽斯教育集團數學名師,北京交通大學碩士,騰訊課堂主講教師。畢業后一直從事研究生入學考試的教學研究與輔導工作,先后講授學術型碩士數學(一)(二)(三)、專業型碩士(管理類聯考、GCT考試),對考點把握全面、精準,授課思路清晰、技巧性強、風格獨特、充滿激情,深受廣大學員喜愛,是年輕教師中的杰出代表。
第一章 應用題
第一節 利潤率問題、變化率問題 2
第二節 比例問題 12
第三節 濃度問題 24
第四節 路程問題 27
第五節 工程問題 37
第六節 加權平均數 48
第七節 集合問題 59
第八節 分段計費問題 62
第九節 不定方程問題 64
第十節 線性規劃問題、最值問題 66
第十一節 其他問題 71
第二章 實數
第一節 整除、公倍數、公約數;奇數、偶數;質數、合數 76
第二節 有理數、無理數 83
第三節 實數比較大小 85
第四節 絕對值 87
第五節 三角不等式 91
第六節 關于實數的其他題目 96
第三章 代數運算
第一節 整式及其運算、因式分解 100
第二節 因式定理 107
第三節 分式化簡計算 109
第四章 函數、方程、不等式
第一節 一元二次函數及其圖像 114
第二節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根與系數關系 118
第三節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126
第四節 基本不等式性質、一元二次不等式 130
第五節 簡單絕對值、分式、高次不等式 132
第六節 均值不等式 137
第七節 不等式有解、無解、恒成立問題 142
第八節 其他函數、方程、不等式 144
第九節 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 150
第五章 數列
第一節 等差數列 156
第二節 等比數列 164
第三節 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 169
第四節 其他數列 176
第六章 平面圖形
第一節 三角形 182
第二節 四邊形 191
第三節 圓與扇形 197
第七章 空間幾何體
第一節 長方體 206
第二節 柱體、球體 207
第八章 平面解析幾何
第一節 平面直角坐標系 214
第二節 直線及其方程 217
第三節 圓及其方程 224
第四節 圓與直線的位置關系 227
第五節 圓與圓的位置關系 233
第六節 對稱問題 236
第七節 含絕對值的一次表達式圖形 240
第九章 計數原理
第一節 加法原理、乘法原理 246
第二節 組合數及其性質、二項式定理 250
第三節 排列組合中的一些常用方法:打包、插空、隔板 257
第十章 概率
第一節 基本概念 260
第二節 古典概型 261
第三節 無放回取球、一把抓模型、抽簽問題 267
第四節 事件及其運算關系、加法公式與乘法公式 274
第五節 有放回取球、分房模型、相互獨立事件 277
第六節 伯努利公式、二項分布 286
第十一章 數據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