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知識和技術驅動型經濟條件下,知識流動和直接投資的地位同等重要。區域間的知識流動,不僅能夠促進知識共享,更是提升區域競爭力和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合理利用知識空間流動從而促進區域之間的協調發展,從客觀上提出探究知識流動的創新活動空間分布演化作用的理論需求。楊玲著的《知識流動與創新活動空間分布--理論模型與實證》以內生增長理論和空間經濟學理論為基礎,通過理論分析、模型構建、實證檢驗探討網絡經濟條件下知識流動特征的變化及其對創新活動空間分布的影響。本書首先從理論上闡述了知識流動的內涵、實現機理以及創新活動空間分布的內涵,并在空間經濟學分析框架下構建了基于知識流動的創新活動空間分布演化的理論模型。在此基礎上,以美國這個世界上創新能力強的國家為樣本,在系統剖析其創新活動發展基本情況的基礎上,探討美國的創新活動空間分布演化歷程、知識流動空間傳播特征及變化規律、知識流動網絡演化特質,并以美國為例驗證知識流動對創新活動空間分布的作用。
本書揭示了知識空間流動的實現及其影響因素,闡明了基于知識流動的創新活動空間分布的演化機理,有助于推進知識流動理論研究以及知識流動對創新活動空間分布作用機理的研究。當前,對知識流動精確理解的缺乏與很多政策都嘗試利用知識流動的正面影響形成鮮明的反差。本書的研究成果可以為政府制定相應的對策,充分利用知識流動的正面影響提供理論支撐,從企業層面看,可以為企業制定相應的創新戰略提供參考,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第1章 導論
1.1 知識價值發現與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形態
1.1.1 科學技術知識價值的發現
1.1.2 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新形態的特征
1.1.3 知識產品與物質產品的差異
1.2 知識流動與創新活動空間分布研究的實踐背景
1.2.1 互聯網時代知識流動的載體創新與形式變革
1.2.2 產業發展區域根植性與創新活動空間聚集
1.2.3 中國經濟發展區域協調與創新活動空間布局優化
1.3 知識流動與創新活動空間分布研究述評
1.3.1 創新活動空間分布及其驅動因素研究
1.3.2 知識流動的經濟計量與專利引用研究
1.3.3 知識流動與創新活動空間分布相關性研究
1.3.4 現有研究評述
1.4 本書的框架
第2章 知識流動的內涵及其實現機理
2.1 知識流動的內涵與量化表征
2.1.1 知識的內涵及其基本特征
2.1.2 知識流動的內涵
2.1.3 基于專利的知識流動量化表征
2.2 網絡時代知識流動的新特征
2.2.1 載體特征
2.2.2 時效特征
2.2.3 空間特征
2.3 知識流動的實現機理
2.3.1 知識流動的載體形式
2.3.2 知識流動的過程分析
2.3.3 知識流動的影響因素
第3章 創新活動空間分布的內涵與測度
3.1 創新活動空間分布的理論內涵
3.1.1 經濟活動空間分布的內涵
3.1.2 創新活動空間分布的內涵
3.1.3 創新活動空間演化的解釋
3.1.4 創新與生產活動空間互動
3.2 創新活動空間分布的測度方法
3.2.1 創新活動空間分布測度單元的選取
3.2.2 創新活動空間分布測度模型的選擇
3.2.3 創新活動空間分布測度的數據基礎
3.3 本書的研究對象與測度方案
3.3.1 研究對象的選擇
3.3.2 目標地理單元的選取
3.3.3 測度指標體系設計
3.3.4 測度方法的選擇
第4章 基于知識流動的創新活動空間分布演化模型
4.1 建模的理論準備
4.1.1 創新活動運行的市場結構
4.1.2 三部門生產者的行為假設
4.1.3 創新活動空間分布演化的短期均衡
4.2 創新活動空間分布演化中的局部均衡條件及知識流動效應
4.2.1 創新活動空間分布演化中的局部均衡條件
4.2.2 創新活動空間分布演化中的局部均衡知識流動效應
4.3 創新活動空間分布演化中的全局均衡穩定性及知識流動效應
4.3.1 創新活動空間分布演化中的全局均衡剪刀圖解
4.3.2 創新活動空間分布演化中的全局均衡穩定性分析
4.3.3 創新活動空間分布演化中的全局均衡知識流動效應
4.3.4 模型均衡狀態下知識流動和貿易自由度的協同效應
第5章 美國科技創新活動的發展與戰略
5.1 美國科技創新發展的總體情況
5.1.1 科技人力資源和基礎設施世界領先
5.1.2 研發經費總量優勢突出結構配置合理
5.1.3 論文和專利等科技成果產出長期領先
5.2 美國高技術產業發展及其空間布局
5.2.1 美國高技術產業發展
5.2.2 美國高技術產業的空間布局
5.3 美國科技政策體系及其演化歷程
5.3.1 美國科技政策體系
5.3.2 美國科技政策的演化歷程
5.4 美國科技創新戰略
5.4.1 2009年版《美國創新戰略》
5.4.2 2011年版《美國創新戰略》
5.4.3 2015年版《美國創新戰略》
第6章 美國創新活動空間分布格局演化分析
6.1 美國創新活動空間分布現狀分析
6.1.1 基于泰爾熵指數的分析
6.1.2 基于基尼系數的分析
6.1.3 基于E-G指數的分析
6.1.4 基于莫埃指數的分析
6.1.5 測度結果的組合分析
6.2 美國創新活動空間擴散特征及其演化分析
6.2.1 知識流動的本地化特征及其演化
6.2.2 知識流動的距離衰減特征及其演化
第7章 美國區域間知識流動網絡結構演化分析
7.1 美國區域間知識流動網絡識別
7.1.1 知識流動網絡演化階段劃分
7.1.2 知識流動網絡圖譜繪制
7.2 美國區域間知識流動網絡演化路徑
7.2.1 知識流動網絡結構演化分析
7.2.2 知識流動網絡塊段分析
7.2.3 知識流動網絡重要節 點分析
7.3 美國區域間知識流動網絡演化的影響因素分析
7.3.1 分析模型與指標選擇
7.3.2 變量描述與平穩性檢驗
7.3.3 實證結果與討論
第8章 知識流動影響創新活動空間分布的實證研究
8.1 知識流動影響創新活動空間分布的研究設計
8.1.1 待檢驗命題的類型劃分及可檢驗性討論
8.1.2 實證研究框架設計
8.2 基于整體區域的知識流動對創新分布作用的分析
8.2.1 知識流動對創新活動空間分布作用的一般性檢驗
8.2.2 貿易自由度條件下知識流動創新活動空間分布效應的檢驗
8.2.3 知識流動對創新活動和經濟活動空間分布協同效應的檢驗
8.3 基于典型區域的知識流動創新分布作用的分析
8.3.1 模型、數據與典型區域選擇
8.3.2 較低創新水平區域知識流動的創新分布作用
8.3.3 中等創新水平區域知識流動的創新分布作用
8.3.4 較高創新水平區域知識流動的創新分布作用
附錄A 美國高科學、工程、技術產業及其代碼
附錄B 1975—1999年美國各州專利引用本地化特征
附錄C 1975—2002年各州度數中心度、接近中心度、中間中心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