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當時中美對抗的形勢之下,美國很擔心東南亞華人華僑成為當地社會和新獨立國家產黨力量的急先鋒和“第五縱隊”,所以對東南亞華僑華人群體投注了異乎尋常的關注和行動,主要依靠宣傳文化手段來爭奪當地華人華僑人心,期望使其心向“自由世界”。冷戰時期美國對華人華僑宣傳是美國對外心理戰很為重要的內容之一,對該問題的研究對理解當前的中美關系和大國競爭態勢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翟韜,歷史學博士,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曾經就讀于首都師范大學、北京大學,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C,Irvine)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美國對外關系史、中美關系史,集中關注戰后美國對華的宣傳和文化外交問題,也關注文宣對象的反應和反制;對社會科學史、尤其是政治發展理論的學術史也有一定涉獵。在《歷史研究》《世界歷史》《美國研究》《史學月刊》《史學集刊》等專業學術期刊上發表過論文十余篇。出版過譯著1部(合譯)《美國、俄國和冷戰,1945-2006》(0版)。主持過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和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各1項,均已結項。獲得過首都師范大學“靠前教師”稱號。
導論 學術史的回顧與本書的內容與特點
章 美國對東南亞華人華僑宣傳政策的演變
節 背景和序幕:1945-1949年美國對華宣傳的政策與活動
第二節 從中國政策到東南亞政策:美國對東南亞華人華僑宣傳政策的演變(1949-1965)
第二章 美國對東南亞華人華僑宣傳的機構、媒介與目標人群
節 “遙控指揮”“頭重腳輕”:宣傳機構和運作機制
第二節 用“冷戰紙彈”爭取精英階層:目標人群與宣傳媒介
第三章 美國對東南亞華人華僑宣傳的主題和形象
節 冷戰語境下的新“華夷之辨”:對國共政權形象的塑造和對“中華民國”聲譽的宣傳
第二節 “文學冷戰”:大陸赴港“流亡者”與美國的反共宣傳
第三節 華人的“美國夢”:對在美華人形象的塑造與美國國家形象的宣傳
第四章 美國對東南亞華人華僑宣傳的效果
節 美國對東南亞華人華僑的宣傳效果及相關特點
第二節 文化冷戰與認同塑造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