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國民政府時期是現代民族國家建構的重要階段,是中國從傳統向現代轉型的重要節點。如何整合地方實力派,完成實質統一是國民政府建設現代民族國家需要面臨的艱巨任務。本書從民族國家的視角將國民政府整合地方實力派的主體與客體,置于同一歷史場域進行探討。既分析中央政權的整合的制度與策略,亦兼顧地方實力派的視角。同時,采用歷史學最基本的方法,通過對諸多一手資料的比較、鑒別,深挖細節,重構史事,在此基礎上,探討了國民政府整合地方實力派的特點、成效與局限。
郭昌文,安徽太湖人,浙江大學歷史學博士,福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民國政治史、軍事史、福建地方史研究。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一項、福建省教育廳重點項目一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重點項目多項。在《抗日戰爭研究》《民國檔案》等核心刊物發表論文20余篇。
緒論/001
第一章影響國民政府整合地方實力派的因素/020
第一節地方實力派的界定、產生與構成/020
第二節國民政府整合地方實力派的外部因素/031
第三節國民政府整合地方實力派的內部因素/040
第二章國民政府對地方實力派的制度整合/054
第一節安插地方實力派的中央機構/054
第二節整合地方實力派軍隊的制度因應/076
第三節劃分中央與地方權責的制度設計/093
第三章國民政府“借師圍剿”的不同側面/099
第一節“借師圍剿”的基本情況/099
第二節1931年第二十六路軍調贛/107
第三節1932年第十九路軍調閩/118
第四節1934年晉軍李生達部調贛/137
第四章蔣介石“放水”紅軍長征說考辨/156
第一節“放水”紅軍長征說之緣起/157
第二節紅軍西撤前后蔣介石的軍事部署/162
第三節驅共西撤與解決兩廣無關/167
第四節劉湘“剿共”失敗對于南京經營四川的影響/173
第五節蔣介石確定四川大后方戰略的歷程/182
第五章國民政府對兩廣實力派的整合/187
第一節內外政策上溝通妥協/187
第二節將兩廣納入南京中央“圍剿”體系/192
第三節以利相交/199
第四節分化瓦解/202
第六章九一八事變后國民政府對地方軍事沖突的應對/208
第一節對山東韓劉之爭的應對/208
第二節對貴州王猶之爭的應對/212
第三節對四川二劉之爭的應對/216
第七章國民政府對川黔政局的改造/225
第一節紅軍西撤后國民政府面臨的新局面/225
第二節國民政府與黔局之變/229
第三節國民政府對四川的整合/244
第八章蔣介石與何成濬的親疏之變/263
第一節蔣介石的“不叛之臣”/263
第二節蔣介石對何成濬態度的變化/268
第三節蔣介石與何成濬關系中的西南因素/271
第九章國民政府整合地方實力派的特點、成效與局限/275
第一節“剿共”背景下的整合/275
第二節對民族主義的借重/284
第三節制度整合的作用與局限/288
第四節政治權謀的作用與局限/291
參考文獻/297
人名索引/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