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機制的實施是人民幣國際化和區域金融一體化進程的重要里程碑,同時也是全球范圍內的一次重大金融體制創新。與其他發展中國家或新興經濟體的金融開放政策有所不同,中國的金融開放與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緊密相連,而互聯互通機制正是以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并通過離岸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跨境資本閉環管理的特殊機制,兼具“本幣驅動”和“閉環監管”的中國特色。互聯互通機制的橫空出世,意味著中國金融治理將從“境內治理”逐步走向“跨境治理”。互聯互通機制包括用于二級股票市場交易的滬港通(2014年推出)和深港通(2016年推出)以及用于中國政府主權債券和政策性債券市場交易的債券通(2017年推出)。目前國內相關研究更多地關注互聯互通機制與港股或內地A股市場的關聯變化,較少有研究者從宏觀的時代背景、中觀的政策啟示以及微觀的市場分析等三個層面深入地闡釋這一機制的學術價值與現實意義。本書屬于一個小范圍的積極嘗試,希望助力不同領域的研究者更為系統地理解互聯互通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