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別人成功,自己原地踏步,你焦慮;
渴望能出人頭地,但卻連方向都找不到,你焦慮;
在人際關系中,總是感到孤立無援,你焦慮……
你有很多焦慮,你有很多理由,但這,都不是你不去努力的借口!
不要總是花時間焦慮,因為那毫無用處,只要努力,就有出路!
每個人成功的方式不同,但也有相似之處,這本書將會告訴你真正的秘訣,打開你的人生。
你那么年輕,千萬不要放棄!
你的人生只有一次,
這本書能讓你改變一切!
序 別讓焦慮替代你的努力
我們常常以為,只要關心自己的人生,人生就一定不會錯。
遺憾的是,我們總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除了越來越多的焦慮、不斷增長的年齡,我們的生活什么也沒有改變。
我曾經也被焦慮折磨過一段時間:我該做些什么?別人會怎么看待我?為什么別人他會比我混的好?我能不能讓所有的人都滿意?如果失敗了我會不會一無所有?
這些讓人焦慮和彷徨的問題,我相信你也有吧。
雖然很煩人,但這是成長中遇到的最正常不過的問題了。有些焦慮是因為你對生活的渴望,例如對未來的焦慮,從心理動機上講,這種焦慮并不是一件太壞的事。你希望自己能過好,自己能有所成就,可現在的你卻和你的希望差上“十萬八千里”,于是你焦慮了。
你并不想碌碌無為,所以你會關心自己,你會尋找實現理想生活的出路,還會和身邊的人比較,結果你廢了半天腦子,把自己“整”焦慮了。我說的沒錯吧。
但是它也有很壞的一面。首先說這種焦慮替代不了你的行動,這種感覺就像,沒有一個人能天天呼喊著“我要成功、我想成功”,就能夠有所成就一樣。另外,這種焦慮存在的時間太久,你會陷入糟糕的情緒之中,你或許更加缺乏自信,也或許慢慢地對自己沒有了要求,變成了得過且過的人。
其實很多人都是這樣。比如大學畢業之后你給自己制訂了很高的目標,一開始躊躇滿志,準備“擼胳膊挽袖子”大干一場。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你發現自己并沒有縮短和目標之間的差距,而且還發現身邊的人比你進步得更快、更好,你開始焦慮了。
你每天都幻想自己有朝一日成為怎樣怎樣的人、過上怎樣怎樣的生活,但是一低頭,看到自己的工作、所處的環境,你總在想:為什么我還是一無所獲、為什么我的生活沒有改變、為什么我還是在這里……
你的意識或是潛意識里開始懷疑自己:或許我真沒有那個實力吧。這種焦慮和懷疑讓你逐漸失去了改變生活的勇氣,你開始找各種理由來放縱自己,把時間和精力放在那些可有可無的事情上,就這樣一天又一天,直到現在。
你或許已經開始抱怨生活了吧:
為什么房價這么貴?
為什么工作這么難?
為什么有的人天生比我命好?
……
現在,我要告訴你一個真相:很多時候,我們并不是被現實所擊敗,現實是用來被改變的,不是你的敵人。我們是被自己的想法所束縛,成為了現實的俘虜。你要知道,當你焦慮時,你已經開始變得不自信了,也一定找不到存在感。當你患上“成功焦慮癥”之后,你會活得更慘。
所以焦慮是一種很嚴重的問題,但是你要記住這句話,有問題就有解法。解決的方法有兩個,一個是從心理上去扭轉這些焦慮,這本書里會講到一些,希望能達到讓你“頓悟”的效果。
另一個方法是用努力替代焦慮。有一些焦慮并不是你現在就能想清楚、解決掉的,比如大學畢業前的你會想,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會不會很失敗?會不會比別的同學差?如果面試成功了自己能不能勝任?
這種想法實屬正常,但我可以很負責地告訴你,有很多問題是你無法解決的,只有真正進入職場后,你才能找到答案的。但是你可以用努力去解決一些其他的事情,這完全比你干坐著胡思亂想要強得多。
你還可以調查一下你想面試的這些公司,是否是一家負責任、有前景的公司;你想應聘的職位是否能發揮你的所長,是否是你真正喜歡從事的工作么;你還可以考量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口碑等。
除此之外,你要多想想如何提高你的面試成功率,多找一些
“面經”來看,并根據不同企業不同職位來準備應對HR 的問題。你還可以去做個新發型,為自己挑選兩身面試用的職業裝。其實你要做的事很多很多,把精力放在焦慮上,不如做足了“功課”帶著自信上場。
成長很痛,然而很美。生活中你要經歷的事很多很多,也有很多的問題讓你焦慮,工作、情感、朋友、經濟等,活在當下的社會里,一切都不那么容易。
但是你要相信,與其花時間焦慮,不如花時間努力,因為努力可以取代焦慮,但焦慮永遠替代不了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