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至6歲普通話兒童發音測試(北京地區)使用手冊》(以下簡稱“使用手冊”)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一期創新項目“《1.5至6歲普通話兒童發音測試詞表制定(常模建立)》”項目的研究成果之一。該成果于2018年被評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年度重大成果之一。該成果經歷了六年的艱苦工作,收集、標注和分析了北京四個城區的4000多名一歲半到六歲半的普通話兒童看圖說詞的發音數據, ①建立了“北京地區1.5至6歲普通話兒童看圖說詞的標準語音數據庫”;②研制發布了可以臨床應用的評估兒童發音水平的“1.5至6歲普通話兒童發音標準測試(北京地區)”,包括標準測試詞表和常模(評估體系);③撰寫了發音標準測試配套的使用手冊。該項目建立的標準語音數據庫是國內外樣本最多、年齡跨度最大(包含了從嬰幼兒開始說話到兒童上學之前的整個發展階段)的最大規模的兒童發音標準語料庫;趯υ摂祿䦷鞌祿慕y計分析,《使用手冊》全面清楚的分析描述了兒童語音發展的整個過程,包括發展階段、音位獲得時間和順序、發音偏誤率和偏誤類型、發音偏誤人數百分比。從基礎研究來說,這些數據為跨語言和跨方言研究提供了豐富和詳盡的數據,有利于完善兒童語言獲得與認知系統發展理論。從臨床應用來說,這些數據是正常兒童發音發展的重要的參數指標,可以使兒童的發音發展也可以像身體發育一樣按發展階段定期進行“保健檢查”,還可以為特殊兒童言語康復方案的設計提供參考以及對康復結果進行評估。
高軍1998-2002年期間就讀于四川外語學院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獲得英語文學學士學位;2002-2005年期間在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擔任英語教師;2005-2008年期間就讀于四川大學外國語學院,獲得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學位,研究方向為英語語音學及音系學;2008-2011年期間就讀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語言學系,獲得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語音學和兒童語言習得。在讀博期間,師從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所李愛軍研究員,學習語音學;在聯合導師加拿大魁北克大學史如深教授的指導下學習發展心理學,并在史如深教授實驗室訪問學習一年。畢業后任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從事兒童語言發展研究工作,特別是兒童語音發展的研究。2011-2013年被聘任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首批試點單位“語音與言語科學重點實驗室”執行研究員,負責“嬰幼兒語音獲得”子項目的研究工作。高軍研究方向為漢語兒童的聲調感知發展(心理學實驗);兒童音位范疇和音系規則的建立機制;漢語兒童的語音產出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