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兒童衛生與保育(第六版)》主要介紹了學前兒童的生理解剖特點與保育、生長發育、營養衛生、疾病及其預防、心理衛生與保育、日常生活環節保育、托幼機構意外事故預防與急救、托幼機構建筑設備衛生等知識。 《學前兒童衛生與保育(第六版)》適合幼兒師范專科學校、中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使用,早幼教機構工作人員也可選用。
中國傳統教育之核心,是“素質教育”,而非“職業教育”。其中“素質”又包括“修身”“知識”與“運動”三大科,大致相當于現今所謂的德、智、體。辦學之目的,不在“做學問”,更不在“求職”,而在“提高素質”,以為國家儲備優質人才。
職業教育在中國興起,正當晚清中國衰頹之時。自外而言,是“西學東漸”之產物;自內而言,是對傳統中國“素質教育”之反對。
晚清以降中國“職業教育運動”之推動者黃炎培、郭秉文、范源濂諸輩發表宣言,指傳統教育空疏無用,以“有用”為目標,以“職業教育即是實用主義教育”為號召,追求“謀生”與“謀食”兩大功能,倡言“大職業教育主義”。
“謀生”與“謀食”是職業教育之目標,但并非其唯一目標。
職業教育有其特別的專門化的特點,因而專業眾多,其中,學前教育專業即是其重要組成部分。
作為職業教育之一種,學前教育固然有其一般性的特征,然就教育對象的特殊性而言,它又與其他類職業教育有著相當大的不同之處。
首先,學前教育的教育對象是身體和智力均尚未成熟之幼兒,也就決定了它對教師隊伍之道德要求更高,在某種意義上而言,這種道德要求甚至重于專業素質要求。
其次,從另一層面上看,學前教育之教育對象又是學齡前兒童,它所承擔之主體任務是為學齡前兒童接受進一步正式學科教育做準備,其最終目的是要與非職業教育相銜接。
學前教育此種特殊性,使得幼兒教師隊伍建設必須成為國家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得到社會普遍高度之重視。《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已明確指出,要“嚴格執行幼兒教師資格標準,切實加強幼兒教師培養培訓,提高幼兒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依法落實幼兒教師地位和待遇”。《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國發[2010]41號)亦強調:“加快建設一支師德高尚、熱愛兒童、業務精良、結構合理的幼兒教師隊伍。”
緒論
第一章 學前兒童的生理解剖特點及保育
第一節 人體概述
第二節 學前兒童各大系統生理解剖特點及保育要點
第二章 學前兒童的生長發育
第一節 生長發育概述
第二節 學前兒童生長發育的一般規律
第三節 影響學前兒童生長發育的因素
第四節 學前兒童生長發育的評價指標及測量
第三章 學前兒童營養
第一節 營養學概述
第二節 學前兒童營養需求
第三節 學前兒童的喂養
第四節 托幼機構的膳食管理
第四章 學前兒童疾病及其預防
第一節 學前兒童常見疾病及其預防
第二節 學前兒童常見傳染病及其預防
第五章 學前兒童心理衛生與保育
第一節 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的標志
第二節 學前兒童常見的心理衛生問題
第三節 學前兒童心理保育措施
第六章 學前兒童主要生活環節的保育
第一節 保育的概述
第二節 正確的保育觀
第三節 學前兒童主要生活環節的保育要求及操作要點
第四節 學前兒童的生活保健制度
第七章 托幼機構意外事故的預防和急救
第一節 學前兒童安全教育概述
第二節 托幼機構常見意外事故的處理
第三節 幾種急救術
第八章 托幼機構的建筑設備衛生
第一節 托幼機構的建筑衛生
第二節 托幼園所設備用具的衛生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