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精神與科學研究方法/高等學校教材》是為大學生和研究生通識教育課程“科學精神與科學研究方法”編寫的教材,全書共分12章。針對現代社會發展對科學技術提出的新要求,系統地闡述了當代科技工作者應該具備的求實精神、批判精神、理性精神、創新精神、民主精神、協作精神、奉獻精神等科學精神的基本內涵和培養科學精神的主要途徑:剖析了諾貝爾獎獲得者、“兩彈一星”元勛、兩院院士以及著名企業家等社會精英群體所展示的科學精神:結合作者近30年來從事科研與教學的實踐經驗,深入淺出地論述了從事自然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常用技術手段,在此基礎上詳細剖析了實際科研項目“科學選題—立項論證—項目研究—礦場試驗—工業化應用—成果總結—成果鑒定—成果發表”的完整過程。
蒲春生,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石油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59年3月出生于四川省廣安縣。1982年7月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計算數學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1992年7月畢業于西南石油大學油氣井工程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歷任西安石油大學油氣鉆井信息中心副主任,油田開發系副主任、主任,石油工程學院院長,陜西省油氣田開發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陜西省特種油氣田增產重點實驗室主任,陜西省石油學會石油工程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石油工程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教授委員會主席,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學術委員會委員,油氣田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學科“復雜油氣開發物理一生態化學技術與工程研究中心”學術帶頭人。
上篇 科學精神
第1章 科學精神及其基本內涵
1.1 科學與技術
1.2 科學技術對人類文明與社會發展的影響
1.3 科學精神及其基本內涵
第2章 科學精神的培養
2.1 培養科學精神的可能性
2.2 培養科學精神的重要途徑
第3章 科學精神與人文環境
3.1 科學精神與社會環境
3.2 科學精神與文化環境
第4章 科學精神與學術環境
4.1 科技工作者的學術規范
4.2 科學道德失范行為的界定與表現形式
4.3 科學道德失范行為的防治
第5章 科學精神與社會精英
5.1 科學精神與諾獎群體
5.2 科學精神與“兩彈一星”群體
5.3 科學精神與院士群體
5.4 科學精神與優秀企業家群體
5.5 科學精神與杰出校友群體
中篇 科學研究方法
第6章 自然科學研究方法概述
6.1 自然科學研究方法的基本范疇
6.2 自然科學研究方法的發展歷程
第7章 發現問題與科研選題
7.1 選題在科研中的重要地位
7.2 發現問題與科研選題的著眼點
7.3 發現問題與科研選題應具備的基本素養
7.4 科研選題應堅持的基本原則
第8章 資料搜集與知識積累
8.1 資料搜集與知識積累的重要性
8.2 從科技文獻中獲取科研資料
8.3 到群眾和自然界中搜集資料
8.4 資料搜集與知識積累需要執著高效
第9章 自然科學研究的基本思維與方法
9.1 正確對待科學權威
9.2 觀察與描述
9.3 原因與結果
9.4 分解與合成
9.5 想象與直覺
9.6 假說與檢驗
9.7 理性分析
9.8 偏見與謬誤
9.9 科學創新思維
第10章 自然科學研究的主要技術手段
10.1 實驗技術
10.2 數據分析技術
10.3 數學模型技術
10.4 優化技術
10.5 決策技術
10.6 經濟分析技術
下篇 科研立項與成果總結
第11章 科研項目立項論證
11.1 提高科研項目立項申請命中率
11.2 特低滲透油藏高能氣體壓裂毒性氣體生成傳播機理研究
11.3 ×××地區特低滲透油藏高效開發與水資源可持續發展關鍵技術研究
第12章 科技成果總結與發布
12.1 科技成果報告撰寫方法
12.2 科技著作寫作方法
12.3 科技論文寫作方法
附錄 書中主要人物簡介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