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聚焦于中國企業出海議題,深度剖析出海相關的歷史、現狀、策略與機遇。書中回顧了中國 2000 年的出海歷史,梳理了全球化發展階段及各國經驗教訓,為中國企業提供了參考。在出海世界觀部分,本書強調平視世界的重要性,探討了全球化商品特征與科技對全球化的主導作用,分析了文化對企業出海的影響。國別選擇上,本書詳細解讀了中亞、中東、印度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潛力、挑戰與機會。針對企業出海能力,本書指出中國企業要從本地化、海外考察、人才培養等方面逐步提升海外競爭力。此外,書中還討論了年輕一代的國際化視野、中國城市在全球化中的角色轉變、政府如何協助企業出海等議題。本書通過案例分析和數據支持,為企業提供了實用的出海策略和建議。本書為企業和個人提供了關于中國企業如何在全球化4.0時代把握機遇、應對挑戰的全面指導,是一本具有前瞻性和實用性的讀物。
權威性分析:深度解析全球化 4.0
區域性指南:新興市場的機遇與挑戰
本地化策略:人才、文化、政策全方位指導
前瞻性視角:技術變革與地緣政治下的出海新路徑
任澤平、陳春花、衛哲、劉潤、葉國富、王寧、王興興、朱嘯虎等23位大咖推薦。
我現在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一家叫 Dijlat Al Khair 的酒店,這家酒店的條件比國內的漢庭酒店差不少,價格卻高出一大截。昨天我在巴格達的一家商場買了一個肯德基的最普通套餐,折合人民幣 56 元,也比國內貴不少。和很多亞非拉國家類似,伊拉克的經濟發展水平不高,但因為缺少優質供給,不少東西的價格卻一點都不低。
2024 年 12 月 22 日,我開始了這次被我稱為地中海文化之旅的行程。我先后去了羅馬(包括梵蒂岡)、里斯本、卡薩布蘭卡、丹吉爾、馬德里、塞維利亞、格拉納達、巴塞羅那、突尼斯城、威尼斯、雅典、開羅、亞歷山大港等城市,巴格達是我此次行程的倒數第三個城市,明天我將啟程前往紅海新娘吉達,最后一站是中企出海熱門城市利雅得。與以往海外考察時更關注市場機會不同,這次我更關注水面下的東西歷史和文化。關注和研究中國企業出海這幾年,我有一個越來越深的體會:每個國家都有出海機會,關鍵是能否做到本地化;而本地化的關鍵,是去理解目標國家的歷史和文化。我認為,接下來幾年中國企業出海的核心關鍵詞,沒有比以下幾個更合適的:平視世界、深出海、本地化。此次地中海文化之旅,從雅典、羅馬、梵蒂岡的歷史可以窺探西方文明的三大基石,而通過巴格達、開羅、利雅得的歷史可以一瞥阿拉伯世界的光榮與屈辱。在亞歷山大港、丹吉爾、格拉納達等城市,通過一些遺跡可以感受到歷史上穆斯林和基督徒的恩怨交融;而在突尼斯城、威尼斯、里斯本、塞維利亞等城市,今天中國企業圈熱議的出海都能找到歷史的回響。
我每年花三個月以上的時間在海外各國考察,每次海外考察我都會事先閱讀大量背景資料,到了當地后一定會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去當地人常去的商場和市場,在做好風險把控的前提下走遍大街小巷。我將這套走訪海外國家的方法總結為MTU 模型(本書有專門章節介紹)。
2024 年 7 月底,我在伊朗首都德黑蘭,一路摸索如何坐地鐵、坐公交,獲得了很多伊朗人的主動幫助。期間,哈馬斯領導人哈尼亞在德黑蘭被炸身亡,我順便采訪了幾個當地人,發現伊朗絕非一些西方媒體描述的那樣極端。2024 年 8 月上旬,我在孟加拉國首都達卡臟亂不堪的街道上行走,正好碰上針對總理哈西娜的游行示威。一群當地人圍著我,耐心地向我解釋發生的事情后,其中兩人好心地護送我回了酒店。
在此次尚未結束的地中海文化之旅中,我在羅馬被偷了等值 2000 元人民幣的錢,在開羅的金字塔景區被缺斤少兩服務后又被無理索要了小費。但除了極少數不快的經歷,更多時候我碰到的是善意:在丹吉爾的一個偏遠的景點打不到車,一位好心的車主免費把我送回了城區;在巴格達,我把外套和錢包遺忘在了一家咖啡廳,一個小時后回去取時依然安然無恙。
2022 年至今兩年多時間,我走訪了近 50 個國家,我的個人感受是:外面的世界整體是安全的,是社交網絡放大了偏見和夸大了風險。此次在去巴塞羅那之前,我在小紅書上搜索這座城市的旅游攻略,十有六七的筆記都談到自己有被偷經歷。我隨后做了一個投票,截至目前超過 2000 人的投票結果顯示,92% 的人表示自己沒有被偷。最后,我也從巴塞羅那全身而退。
2025 年 1 月 16 日,在亞歷山大港圖書館附近的一家小餐廳,兩位亞歷山大大學的年輕學生找我攀談。得知我是中國人后,對方竟然主動聊起了rednote(小紅書),TikTok 難民事件的全球關注度可見一斑。但當我問到他們是否會去注冊 rednote 時,得到的答案是沒有理由、不感興趣。其中一位學生告訴我,他之前有過一次出國旅游的經歷,有想過去中國,但最終選擇了去墨西哥和美國旅游。
待在國內和在海外走訪,對于中國在全球的影響力會有不同的感知。在卡薩布蘭卡、突尼斯城、巴格達等城市,我被反復問到你來自哪里?,當我說China(中國)時,很多人都會豎起大拇指,其中有人還用蹩腳的英文說China No.1(中國是第一)。但另一方面,當他們提到有關中國的人與事時,基本上只知道 Bruce Lee(李小龍)和 Jackie Chan(成龍)。
此前,我在利雅得見證過 BlackPink(韓國女團)開演唱會時的超強影響力;在威尼斯、佛羅倫薩期間,我幾次聽到韓國歌手樸彩英的歌曲《A.P.T》從街頭巷尾傳出。在文化的全球影響力層面,我的個人感覺是,目前中國還有待提升。
在歐洲的葡萄牙、西班牙、法國等國家,日餐比中餐更受本地消費者喜歡。在從里斯本市區打車前往機場的路上,南亞裔司機師傅跟我分享了他的一個重大發現:你知道嗎,里斯本的很多日本餐廳,老板都是你們中國人(華人)!司機師傅的這個發現,我早就有所耳聞,但當從外籍司機口中聽到時,我心里還是有些不是滋味。餐飲行業有文化屬性,中國的文化影響力在歐洲還不夠強。
國家品牌和企業品牌緊密相關。中國的文化影響力強,會有利于中國企業出海;而中國品牌在全球獲得認可,也能反過來助力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提升。但如果對外沒有講好中國故事,而中國優秀品牌出海時又刻意抹去自己的中國身份,那么形成的可能會是一種相互拖累的局面,這是我們需要極力避免的結果。
通過 TikTok 等平臺,我們在講好中國故事方面已經取得了不錯的進展。希望更多中國互聯網公司勇于出海,在國際舞臺大顯身手;希望更多企業與機構,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傳播好中國文化。當然,我也希望,相關部門能鼓
勵更多中國年輕人走向世界,同時吸引更多外國人來中國實地感受。
中國企業的新出海,一個典型特征是從 To G(面向政府)、To B(面向企業)到實現 To C(面向消費者),通過和終端消費者建立更廣泛、更深入的直接連接,從而推動 C2B(消費者到企業)、C2F(消費者到工廠)模式的形成。只有服務好海內外終端消費者,才有可能打造出世界級品牌;而與國外消費者建立情感連接,文化的相互溝通與理解是關鍵。
這并不容易。中國文化獨樹一幟,歷史上雖然古三樣(絲綢、瓷器、茶葉)風靡世界,但基本上只是貨出去、人不出去,終端消費者始終掌握在中間商手中。古三樣最終因為遠離海外市場需求而失去了競爭力。而如今中國的新三樣(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同樣暢銷全球,這次我們要避免重蹈古三樣的覆轍。
從擁有最多的世界 500 強企業,到擁有最多的世界 500 強品牌,這是中國企業出海面臨的最大時代機遇。中國企業的新出海,會更像日本故事,還是更像美國故事?日本的出海故事,是企業在海外拓展了銷路,但整體屬于量變范疇;而美國的出海故事,則是通過全球資源的優化配置,不僅增加了銷量,還實現了質變。
中國正在成為新全球化的規則塑造者。因此,我相信中國企業的新出海一定會超越日本的故事,形成類似當年的英式全球化或美式全球化的結果:中國將著力打造全球科技創新高地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強國,并在關鍵領域躋身世界前三,形成全面的競爭優勢。
2024 年,我的《新出海浪潮》一書出版后,得到了業內外的肯定,銷售表現也相當不錯。但我一直覺得,《新出海浪潮》不夠完整,其中對歷史和文化的著墨太少。這本《新出海藍圖》,不僅彌補了這一遺憾,還拓展了對一些海外市場的理解。同時,基于中國企業出海的新故事,我在高校人才培養、人才職業發展以及政府角色等問題上也提出了一些建議。
2025 年及未來的許多年,我將保持每年去 20 個國家考察的節奏,深度觀察和研究中國企業出海這一時代命題。在這個過程中,我希望能獲得從業者的指點和幫助,使我能夠輸出更多富有洞察力的觀點。
在新出海方向,讓我們一起前行。
黃淵普
2025 年 1 月 19 日晚
于伊拉克首都巴格達
黃淵普,無黨派人士,億歐|EqualOcean創始人。畢業于外交學院、紐約大學Stern商學院MBA、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金媒八期。2014年2月,創辦科創產業信息平臺和智庫億歐,獲多輪VC融資;2018年11月,創立EqualOcean。
黃淵普是新出海理念的提出者,于2019年5月獲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2020年11月當選為APEC中國數字經濟委員會專家咨詢工作組委員,2021年11月入選胡潤全美創新杰出人物,2024年6月出版暢銷書《新出海浪潮》。
2023年開始,黃淵普每年花3個月時間在海外考察、深入一線觀察中國企業的出海全球化。截至2025年2月底,兩年多時間走訪了近50個國家和地區。黃淵普曾受邀到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外交學院、湖南大學等高校舉辦講座;兼任多家公司戰略顧問并在各大公司或機構主辦的活動上發表演講;同時為地方政府的外貿和出海政策提供專家建議。
第一章? 出海歷史觀
01 從長安到深圳,中國出海 2000 年
02 全球化到了 4.0 階段
03 外企出海中國的歷程與啟示
04 英式全球化的經驗
05 美式全球化迎來了孤立主義
06 日本的出海歷程與經驗教訓
第二章? 出海世界觀
01 平視世界,對中國出海企業尤為重要
02 尋找風靡世界的全球化商品
03 得科技,得全球化的主導權
04 中國企業出海,先要理解地緣政治
第三章? 國別選擇
01 中亞,中國企業出海的下一個東南亞?
02 出海中東熱,能持續多久?
03 重新審視出海印度的機會
04 更新對印尼的認知
05 從肯尼亞和尼日利亞看非洲
06 中國出海企業留學法國很有必要
07 拉美是出海寶地還是陷阱?
08 出海俄羅斯即將進入新階段
第四章? 企業的出海能力
01 中國不缺大公司,缺全球化品牌
02 重新思考本地化
03 通過海外考察快速了解一個國家
04 全球化人才培養亟須變革
第五章? 新機遇與新挑戰
01 出海是年輕一代最大的時代機遇
02 從引進來到走出去,中國城市將大洗牌 / 268
03 政府如何協助中國企業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