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成名作、代表作。以手記的形式,敘述了李鎮西老師教書育人的感人故事。
李鎮西對學生真摯的愛,學生對李老師愛的回報,讓成千上萬的讀者一教授、學者、公務員、學生及其家長感動流淚。李老師所到之處,總有很多風塵仆仆朝圣般趕來聽他講座的教師和學生。很多教師讀了本書后,深為震撼和自省,從此改變了態度,因而改變了人生。
著名教育家李鎮西30年教育教學精華
1000多篇論文 30多部論著 30年教育經驗 30多個省、市、自治區數百場巡回講座
暢銷120多萬冊,最新修訂版
本書榮獲中共中央宣傳部五個一工程大獎 冰心兒童圖書大獎 中國教育學會東方杯科研成果一等獎
一本新時代的教育新經典 一本改變千萬教師的教育名著 一本可能改變中國應試教育之書
李鎮西,1982年2月畢業于四川師范大學中文系,2003年6月蘇州大學教育哲學博士畢業。先后任四川樂山一中、成都玉林中學、成都石室中學班主任和語文教師,成都市教科所教育發展研究室主任,現任成都市武侯實驗中學校長、語文教師、班主任。
他先后在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作教育學術報告數百場,上語文教學示范公開課300多堂,出版了30多部著作。其賽課、論文、著作曾獲各種大獎,本人獲四川省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全國優秀語文教師、成都市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等稱號,享受成都市人民政府專家特殊津貼待遇。2000年被提名為全國十杰教師.
目 錄
序言:我們為什么要辦教育?/余心言? / ? 1
引言:高揚民主、科學、個性的教育旗幟? / ? 1
?? ——我的教育思想歷程
手記一:愛心和童心
——我和學生的感情故事
關于愛心和童心的隨想? / ? 2
當一個好老師的基本條件? / ? 2
“是我們把您氣病的”? / ? 4
“給人民作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 / ? 6
學生們的“秘密行動”? / ? 8
我這是在還債啊? / ? 10
生日的祝福? / ? 12
我給學生送生日禮物? / ? 12
為學生舉行生日晚會? / ? 14
關于愛心和童心的隨想
當一個好老師的基本條件
常常有人問我:“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什么?”
我總是不假思索地這樣回答:“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
已有不少有識之士指出,素質教育的關鍵在于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不過,按我的理解,這“高素質”的第一條應該是樂于像蘇霍姆林斯基那樣“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
這當然早已不是什么“新潮觀點”:從孔子的“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到夏丐尊的“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從羅素“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發展”到蘇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們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風格各有千秋,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愛的教育”。
素質教育,首先是充滿感情的教育。
一個真誠的教育者同時必定又是一位真誠的人道主義者。
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
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
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
但這種情感,不是裝模作樣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師對學生居高臨下的“感情恩賜”,甚至不是為了達到某種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資”(我對這種充滿商業氣息的說法向來十分反感),而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誠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