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在對傳統上控制度研究的基礎上,重點考察清末民初刑事上訴制度的轉型過程。一方面,對以清代上控為代表的傳統中國刑事上訴制度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歷史梳理,發掘再現了發審局的重要作用和意義、當事人的訴訟策略和官方對策、女性的訴訟參與等重要主題;另一方面,圍繞近代轉型之際古今中西之間在訴訟理念、司法功能、制度設計等方面的異同,著重辨析其表面相同或相似下的“似是而非”。本書通過歷史和比較的視角,深化了對中國傳統司法和法治的認識,追溯了法治建設的歷史淵源,探索可能的改革方向,為問題的解釋和解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