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善法于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國,則一國治。正所謂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可見,立法實為治國之要務、理政之圭臬、法治之源頭。那么,什么是法?何謂立法?法律是怎么制定出來的?誰有權立法?立法又應該遵循什么樣的規則?我們如何評價一部法律是否善法?本書力圖回答上述問題,以立法原理-立法規范-立法監督-立法評估為主軸,以最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為依據,詳細闡釋立法法學的基本范疇和基本原理,翔實剖析被稱為法律的法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條文的規范意旨,注重全面闡述立法法學的系統知識體系。同時,密切關注中國立法實踐,介紹國外立法理論與經驗,力圖啟發讀者能夠將立法理論的前瞻性和立法工作的現實性結合起來,并能夠獨立思考立法理論與立法實務中的爭議性問題。
江國華,男,湖南茶陵人,法學博士,武漢大學法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武漢大學杰出青年學者,國家2011計劃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中央統戰部、中央宣傳部國家民委共建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武漢大學)主任、首席專家,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和武漢大學共建的湖北省地方立法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武漢大學)執行主任。兼任中國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會立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會董必武法學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研究會常務理事和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理事等。
彭超,男,湖南武岡人,法學博士、社會學博士后,武漢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湖北省人大常委會與武漢大學共建的湖北省地方立法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武漢大學)秘書長,湖北省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