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基于人倫的概念界說與哲學闡釋,梳理人倫的歷史脈絡和發展變遷,勾勒不同時期的人倫風尚,揭示中國傳統人倫觀在幾千年歷史進程中的“變”與“常”,鉤沉人倫何以成為中華民族“百世可知”文化基因的歷史合理性,思考健全的人倫關系和健康的人倫觀念對建設和諧社會、構筑精神世界的重要意義。
關健英,黑龍江大學哲學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中國倫理思想史。已經出版《先秦秦漢德治法治關系思想研究》、《與老莊對話》、《德治新論》(合著)等著作。
導 論 人倫:百世可知的文化基因
第一章 人倫:概念界說與哲學闡釋
第一節 人倫相關概念界說
第二節 人倫的哲學闡釋
第二章 “彝倫攸敘”與宗法人倫發端
第一節 “五品”“五教”的人倫之光
第二節 西周人倫觀的社會背景
第三節 西周人倫觀的主要內容與特點
第三章 無序時代的人倫變遷與“行同倫”構想
第一節 宗法廢弛與社會失序
第二節 道德觀念變遷與人倫失和
第三節 “處士橫議”與“所言異路”
第四節 儒家的“行同倫”及其思想貢獻
第四章 三綱、五常、六紀與人倫道德
第一節 漢初思想家的人倫觀
第二節 三綱五常人倫體系的提出
第三節 人倫綱常的神圣化
第五章 浮靡時代的人倫道德
第一節 社會變遷背景下的人倫嬗變
第二節 變遷中的人倫關系與人倫規范
第三節 浮靡時代的人倫風尚
第六章 人倫的本體言說與問題意識
第一節 宋明道學的倫理訴求
第二節 宋明道學的本體言說
第三節 道學人倫觀及其問題意識
第七章 人倫、文化傳統及其現代審視
第一節 人倫與文化傳統
第二節 傳統人倫觀的現代思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