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空間不僅有物理組成部分,還具有生物演化和文化建構的屬性和功能。依據這個特點,本書針對網絡空間中數字平臺影響力不斷提升的現象,結合網絡空間的治理實踐,研究了數字平臺如何積極實施私人規制,進一步強化自身影響力這一問題。數字時代的權力運作有了新的邏輯,權力的實施越來越隱身了,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平臺在網絡空間中逐步聚集起了多種私權力:話語性權力、制度性權力和技術性權力,這些權力奠定了數字平臺實施私人規制的實力基礎,而政府和社會在治理過程中對數字平臺已產生了結構性依賴,這為平臺進行私人規制又奠定了實效合法性和道德合法性的基礎。通過具有單向全景規訓效果的技術治理和以契約化方式建構的技術規則和行為規范為基礎的建章立制過程,數字平臺成為了網絡空間的建制者和規訓者,其實施的私人規制取得了顯著的實效。
那朝英,女,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后。現為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是數字公共外交和網絡空間安全治理。已在《經濟社會體制比較》《學術界》《國外理論動態》《河南師范大學學報》《中國社會科學報》等報紙期刊發表學術文章十多篇,并參與了《“一帶一路”手冊》《北京國際交往中心》《成都國際交往中心》等著作的編撰工作;主持或參與了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北京市社會科學院重點項目等各級研究項目十多項。